hi,小慕
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
第1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7日 ~ 2025年05月25日
学时安排: 4-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1周,共14周 已有 335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78)
spContent=“互联网+”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正引领我们进入金融科技新时代,各种金融创新模式深刻影响着金融业的生态系统与运行规则。本在线课程将伴您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领略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的大千世界,不仅有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区块链、大数据、数字人民币、开放银行、元宇宙等金融科技前沿技术与最新应用,更有各类金融科技产品实战案例。学习本课程,将为您成为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同时能助您实现“财务自由”!
“互联网+”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正引领我们进入金融科技新时代,各种金融创新模式深刻影响着金融业的生态系统与运行规则。本在线课程将伴您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领略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的大千世界,不仅有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区块链、大数据、数字人民币、开放银行、元宇宙等金融科技前沿技术与最新应用,更有各类金融科技产品实战案例。学习本课程,将为您成为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同时能助您实现“财务自由”!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课程是依据国家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贯彻金融强国建设新要求,对接数字新职业“金融科技师”岗位实际和“1+X”证书标准,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的专业核心课程。

  • 我能学会“高大上”的金融科技吗?课程提供哪些服务?
  • 本课程作为“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数字课程、“十四五”江苏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提供丰富且一流的在线答疑和教学服务,建有QQ群(群号:460503899,群内有老师、学长及时答疑解惑);课程微信公众号(ID:FinTech-IF,每天发布金融科技业界最新政策与资讯);课堂交流区、老师答疑区等讨论区,只要你肯学,一定让你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 课程内容丰富吗?结构安排是怎样的?
  • 课程对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核心知识进行项目化重构,采用“模块—项目—任务”结构化设计,包括3大模块11个项目34个任务(如表所示),内容丰富、前沿、新颖。


  • 第11次新开课,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哪些更新?
  • 1.新增反映金融科技新方法、新技术、新业态、新标准与新监管的精品微课和教学视频,包括数字人民币、生成式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开放银行、金融元宇宙、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等。部分微课采用了人工智能、AR/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并在省级以上微课教学大赛中获奖。
  • 2.根据建设金融强国和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新要求,结合金融科技职业道德新标准,持续更新课程思政资源,每个项目均新设置了课程思政模块,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的深度融合。
  • 3.全面更新了各项目知识自测题和技能实训模块,补充了大量反映新技术、新规范应用的知识自测题;同时,对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设“智慧金融”赛项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更新了大量技能实训项目和任务,推动混合式金课建设和课堂革命 


  • 课程的性质、定位、目的是怎样的?
  • 本课程作为国内首门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项目化课程,是依据金融类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对接“1+X”证书和金融科技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融入思政、做学合一的理念,与金融基础、金融科技实训等前、后续课程衔接,构建三维目标体系,全面介绍金融科技操作应用型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并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设计及综合应用型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互联网+”综合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数字金融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 课程有哪些创新特色?在线学习方便吗?
  • 1.立德树人、融入思政。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阐释金融科技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将专业技能用于祖国建设的敬业奉献精神,提高综合素养和职业道德,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 2.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考虑学情特点和岗位要求,课程将纷繁复杂的金融科技业态分为11个教学项目,每个项目由浅入深地设置若干行动学习任务,同时,将最新的行业案例作为导入案例或实训项目引入,有助于提高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金融科技服务和产品的能力。本课程对接“1+X”证书制度和技能大赛要求,感兴趣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课后练习,有助于考取“1+X金融大数据处理”“1+X金融产品数字化营销” 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动“岗课赛证”融通。
  • 3.资源丰富、便于学习。课程包括各类资源184个,其中视频、动画、虚拟仿真类资源超过60%,视频时长超过1100分钟。微课视频包括了动画演示、教师出境讲解、AR/VR信息化教学、情景剧与微电影、企业访谈等多种形式,将前沿内容进行了多角度形象化展示。针对每个项目均设计标准化测验,方便随时自测并自动获得测评结果,能学辅教。
  • 4.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课程引入中国银行、宜信财富、中国人保、华林证券、亚太科技、苏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企业和金融监管部门的专家参与微课拍摄和教学实施,有利于学习者掌握行业新方法、新技术、新标准。
授课目标

(一)素养目标

(1)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阐释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培养爱国情怀和将专业技能用于金融强国建设的敬业奉献精神。

2结合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运行新规则,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诚信服务的金融职业素养。

3通过对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相关风险案例解读,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的辩证统一关系,培养学生的金融风险敬畏精神、合规意识与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道德。

4通过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落实数字学习技能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让学生能够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适应未来社会的学习和生活。

 (二)知识目标

1了解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概念、本质、内在联系、主要监管规则和国内外业界最新发展趋势。

2掌握互联网支付与数字人民币、区块链与智能金融、众筹、网络银行与开放银行、金融科技信息门户、保险科技、互联网证券等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业态的运作模式和主要应用。

3熟悉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前沿技术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应用场景和风险防控措施,了解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与监管科技的最新进展。

 (三)能力目标

1能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进行金融科技产品的分析、设计和营销,具备从事金融科技相关岗位工作的核心职业能力,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

2能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和应用场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互联网理财投资规划、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审核等实践操作,具备从事互联网金融企业相关应用型岗位工作的核心职业能力。

3通过“混合众筹”创新方案设计、互联网保险创意产品设计等团队合作学习任务,使学生熟悉在职场环境下进行合作决策的基本方法与流程,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职业能力。

4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设计以及相关金融科技创业项目实训,将互联网金融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学生的互联网+”创新思维,提高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创业实践和管理能力。

课程大纲
项目一 厚积薄发:走进互联网金融新天地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从“互联网+”的角度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与外延。2.认识互联网金融4种常见的业态分类与典型业务。3.能够比较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在运行规则方面的区别。【能力目标】1.学会利用百度指数等大数据搜索工具,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2.掌握互联网金融网站的检索与浏览,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初步判断主流互联网金融网站的业态类别。【思政目标】结合对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相关法律法规和重要政策的学习,体会互联网金融运行规则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科技向善”的理念,在专业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领导推荐:本课程一体化“网上金课”设计
任务一 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任务二 认识互联网金融主要分类与业态
任务三 掌握互联网金融运行的新规则
课程思政 互联网金融运行规则中的核心价值观
技能实训 互联网金融企业访谈
本项目配套资源
项目一标准化测验
项目二 继往开来: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金融科技的起源,把握金融创新与科技进步的关系。2.理解金融科技的概念,把握金融科技的内涵。3.了解金融科技的演进阶段及其发展前景。4.掌握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等金融科技底层技术的创新特征。5.理解金融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能力目标】1.能正确区分金融科技、科技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三者的异同,并能识别出对应的典型应用。2.能运用金融科技底层技术的创新特征与金融行业需求的“契合点”,初步设计赋能金融行业的创新产品或落地场景。3.能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融资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或对策建议。【思政目标】理解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在实践中坚持金融科技守正创新的正确方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目标。
导入案例:金融科技创新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
任务一 金融科技的起源、概念与发展
任务二 金融科技的底层技术和赋能作用
任务三 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课程思政 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与共同富裕
技能实训 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查与探究
本项目配套资源
项目二标准化测验
项目三 技高一筹:区块链、人工智能与金融元宇宙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区块链技术的原理,把握区块链的运作机制。2.理解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主要特点、技术演进、基本分类和模型架构。3.了解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科技中的典型应用及其风险和挑战。4.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把握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关系。5.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金融创新的影响以及典型的智能金融应用。6.了解金融元宇宙的概念、功能、应用及其监管措施。【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共识信任、可追溯性、智能合约等创新特征,提出解决金融行业现实“痛点”的创意方案或对策建议。2.能够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的基本算法,分析简单的智能金融模型,并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辅助决策。3.能够初步掌握运用人工智能和智能投顾等技术进行金融科技投资的方法和步骤。【思政目标】1.结合区块链的创新特征,探索“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实现路径,体会信用创造价值,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培养交叉跨学科创新能力和崇尚科学的精神。2.能够理解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的辩证关系,把握金融科技发展的前沿趋势。
导入案例:双链通与怡亚通
任务一 区块链新技术与金融科技应用
任务二 人工智能新技术与智能金融应用
任务三 金融元宇宙:功能、应用与监管
课程思政 区块链赋能小微企业融资研究
技能实训 技能大赛区块链金融业务操作
本项目配套资源
项目三标准化测验
项目四 青胜于蓝:互联网支付与数字人民币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互联网支付的准入标准并熟悉其基本运营模式。2.掌握第三方支付的概念和国内主要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运作特点。3.了解国内互联网支付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运用方法。4.了解数字人民币的概念,理解数字人民币的核心特征与运营模式。【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快钱等主要第三方支付工具。2.能够针对不同的电子商务业态选择合适的第三方支付机构。3.能够结合第三方支付的特点为已有电子商务网店编制营销策划方案。4.能够比较数字人民币与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的异同,并能在线上、线下场景中运用数字人民币完成支付操作。【思政目标】结合“十四五”规划与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新进展,分析数字人民币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信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导入案例:揭秘数字人民币
任务一 互联网支付的准入与运营
任务二 在电子商务中应用互联网支付
任务三 比较数字人民币与互联网支付
课程思政 数字人民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
技能实训 技能大赛数字人民币业务操作
本项目配套资源
项目四标准化测验
项目五 数字普惠:互联网贷款融资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的定义、原则、模式分类和业务流程。2.了解传统商业银行和新兴的互联网银行的典型互联网贷款产品。3.了解P2P网贷转型网络小额贷款的基本条件和监管要求。4.熟悉互联网贷款融资信用审核与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能力目标】1.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互联网贷款融资的贷款申请、信用审核、大数据风险评估、授信放款、贷后管理、催收处置等全流程业务的实际操作。2.能够比较互联网贷款、网络小额贷款、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异同,并能根据个人或小微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和具体应用场景,为其匹配合适的互联网贷款融资产品。3.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查询征信报告,并将其合理运用到互联网贷款信用审核与授信审批中,防控融资风险。【思政目标】1.通过全面了解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监管规定,树立科学、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和诚信合规意识,自觉抵制过度负债、超前消费的诱惑。2.通过比较体会持牌金融机构提供互联网贷款的优势,树立敬畏风险的意识和金融科技守正创新的理念,培养合规创新基础上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导入案例:“网商贷”
任务一 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融资
任务二 P2P网贷转型网络小额贷款
任务三 互联网贷款融资信用审核与风险管理
课程思政 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助力数字普惠金融“守正创新”
技能实训 互联网贷款融资业务操作实践
本项目配套资源
项目五标准化测验
项目六 众擎易举:实物众筹与公益众筹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众筹的概念与架构,掌握众筹的模式分类。2.掌握实物众筹的概念、细分领域、支持等级、回报形式和主要流程。3.熟悉公益众筹的基本内涵和适用范围,掌握发起和支持公益众筹项目的主要方法。4.了解公益众筹存在的问题、主要监管措施及区块链技术在公益众筹中的应用。【能力目标】1.学会设计科技类实物众筹、农业类实物众筹、电影类实物众筹等主要细分领域具体项目的融资方案,并能完成项目上线发布和投资支持的实际操作。2.能够登录公益众筹平台和检索求助项目,并选择感兴趣的公益项目完成实际支持和在线捐赠流程。3.能够综合运用实物众筹、股权众筹、公益众筹等知识,分析或设计一份大学生创业“混合众筹”融资创新方案,并进行模拟路演。【思政目标】理解公益众筹在关爱脱贫儿童、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中的应用,体会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和家国情怀。
导入案例:“飞飞象”大学生众筹创业项目
任务一 众筹的主体架构与模式分类
任务二 实物众筹原理与实践
任务三 公益众筹原理与实践
课程思政 公益众筹助学脱贫儿童,服务乡村振兴
课程思政 股权众筹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助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技能实训 “混合众筹”创新方案设计
本项目配套资源
项目七标准化测验
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考核作业
项目七 内引外联:互联网银行与开放银行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各自的优势与劣势。2.熟悉互联网存款业务与产品。3.了解互联网银行的特色理财产品与理财服务计划,并将其与其他持牌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等比较。4.掌握开放银行的概念、特征、关键技术与构建模式类型。【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互联网银行的远程开户、存款办理、投资理财、资金管理、转账结算等业务的实际操作。2.能够综合运用互联网银行存款、特色理财产品和智能资金计划功能进行投资理财和完善资金规划。3.能够运用开放银行平台或App办理各种开放银行业务,体会开放银行丰富的场景化金融和生活服务。【思政目标】通过比较开放银行与传统银行,进一步体会开放银行与互联网场景平台共建泛在、多元、高效、智能的商业新生态,以高质量数字金融服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意义,加深对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宗旨的认识,增强职业责任感,深化职业理想。
导入案例:江苏银行“e融”系列产品
任务一 比较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
任务二 互联网银行存款与理财业务
任务三 开放银行平台与业务
课程思政 开放银行助力人民美好生活
技能实训 建设银行无人银行VR体验
本项目配套资源
项目八标准化测验
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PBL大作业考核
项目八 海纳百川:金融科技信息门户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金融科技信息门户网站的概念、作用与分类,并能将其与互联网银行、股权众筹网站等相区别。2.熟悉常用的第三方资讯平台和金融垂直搜索门户。3.熟悉互联网理财超市的概念与运营模式,并了解相关的互联网理财产品。【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第三方资讯平台检索所需的各种金融科技信息,并用于指导投资理财。2.能够运用金融垂直搜索门户,寻找并选择满足特定需求的贷款或融资产品。3.对接教育部“1+X金融产品数字化营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掌握通过互联网理财超市进行理财产品数字化营销的基本技能。4.能够综合运用各类金融科技信息门户构建客户“行为画像”并为其进行资产配置规划。【思政目标】能够综合运用金融科技信息门户的相关知识,主动检索、筛选和获取金融信息,体会和践行金融科技信息门户在传播金融知识、防控金融风险和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方面的社会责任,培养敬畏风险、诚实守信、热情服务的职业精神。
导入案例 最有看点的金融科技信息门户——未央网
任务一 检索第三方资讯平台
任务二 金融垂直搜索门户
任务三 互联网理财超市
课程思政 金融科技信息门户传播金融知识,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
技能实训 1+X金融产品数字化营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本项目配套资源
项目九标准化测验
项目九 应运而生:保险科技与互联网证券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互联网保险的概念、基本业务与运营模式,掌握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的“四重境界”。2.理解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掌握智能保顾、智能风控与反欺诈、自动理赔、精准定价和可穿戴设备等保险科技创新应用。3.了解互联网证券的概念与影响、主要模式及传统券商的互联网化转型路径,掌握互联网证券远程开户、申购交易、获取增值服务的主要流程。【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互联网保险、保险科技和互联网证券等业务的实际操作。2.能够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新技术在传统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3.能够通过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产品要素设计、风险管理等步骤尝试设计保险科技创意产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思政目标】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结合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相关资料,分析传统金融服务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创新与风控的辩证统一关系,使学生在专业场景中掌握唯物辩证法,理解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践行敬畏风险、守正创新的金融职业要求。
导入案例 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应用
任务一 互联网保险与保险科技创新
任务二 认识互联网证券
课程思政 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中创新与风控的辩证统一
技能实训 技能大赛保险科技产品操作体验与创新设计
本项目配套资源
项目十标准化测验
项目十 守正创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新形势下我国防范金融风险,强化金融科技监管的重要性。2.理解金融科技监管的框架体系和主要原则。3.掌握网络小额贷款、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互联网支付、互联网银行、智能投顾等金融科技主要业态的分类监管措施。4.了解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主要政策、必要性、基本特征、典型项目和经验成效。【能力目标】1.能够模拟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监管沙盒”运作流程,熟悉监管工具的应用。2.能够站在金融监管部门的视角,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监管原则,设计金融科技现场检查方案,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思政目标】通过金融科技相关风险案例的收集和分析,提高学生识别金融科技“伪创新”的能力,理解国家宏观层面的监管政策,引导学生遵循金融发展规律,培养敬畏金融风险、严守合规底线、依法诚信创新的职业行为习惯,助力构建理性健康的金融科技新生态。
导入案例 从e租宝案透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软肋”
任务一 把握金融科技监管原则
任务二 金融科技分类监管
任务三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课程思政 识别金融科技“伪创新”,防范合规风险
技能实训 网络小额贷款监管现场检查方案设计
本项目配套资源
项目十一标准化测验
项目十一 久久为功:金融科技业务综合实践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分析创业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了解创业小微企业运用金融科技创新产品进行融资的过程和方法。2.能够把握互联网金融风险认知、风险偏好与投资行为的关系。【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特定目标,熟练操作各种金融科技赋能小微企业融资的产品与业务,并分析各种融资方案的优劣势。2.初步掌握创业企业股权众筹商业计划书的编制方法,并能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创业企业选择合适的众筹融资模式,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思政目标】以金融科技创新实践为应用场景,理解“新基建”的丰富内涵与重要作用,把握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和美好前景,深化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理想,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高阶能力”。
任务一 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与有效监管
任务二 基于“双创”背景的股权众筹支持大学生创业融资
任务三 新时代大学生互联网金融风险认知与投资行为
任务四 数字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任务五 “挑战杯”特等奖项目:大数据征信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研究
课程思政 “新基建” 铸就金融科技美好未来
技能实训 1+X金融科技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本项目配套资源
项目十二标准化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的相关基础知识,熟悉计算机、大数据、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对金融科技感兴趣,希望打开数字金融新世界的大门,实现“财务自由”和“互联网+”创新创业。本课程前续课程为:经济学原理、金融基础、大数据基础;后续课程为:金融科技实训、1+X金融产品数字化营销等。

参考资料

本课程使用负责人周雷主编的“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金融科技理论与应用(微课版 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226月,ISBN 978-7-115-58917-0,出版社官网链接:https://www.ryjiaoyu.com/book/details/43737

     《金融科技理论与应用(微课版 第3版)》为“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已推荐参评全国优质教材),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授课重点、进行预习复习、完成相关练习,教材中还附有导入案例、技能实训和课程思政模块,可为学生开展案例研究与实践操作提供帮助与指导。教育部主管的权威核心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两次刊发了本课程教材建设和“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成果论文。课程团队同步推广课程与教材,面向200余所高校作直播讲座,截至2023末,选用配套国规教材的高校中,有120余所引用了本课程在线教学资源。本课程建有官方公众号和在线实践实训平台,每天提供金融科技业界最新资讯和资源,欢迎广大师生通过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同学们,让我们在新时代一起打开金融科技新世界的大门,开启数字金融探索之旅吧!

   

显示全部
常见问题

问:本课程的授课教师团队是怎样的?教学水平如何?

答:本课程构建了校企合作的授课教师团队,团队成员高级职称60%,双师型100%,博士40%。其中,团队负责人周雷老师长期从事金融科技教学和科研,发表课程相关核心期刊论文32篇,在金融科技领域排名全国第二,获评“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主编的课程配套教材获评“十三五”和“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推荐全国优质教材。授课教师团队将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奖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全面融入本课程混合式教学,落实理论导学、案例研学、实践拓学、网络助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欢迎扫码关注课程团队负责人的视频号,获取实时更新的课程相关教学科研资源。

问:本课程适合什么人学习?

答:本课程致力于建成在数字经济时代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有广泛影响力的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既能满足高校在线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要,又能满足社会公众在线学习最新的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知识的迫切需求。本课程学习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作为教育部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金融科技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的核心课程之一,与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共享本课程的教学资源,惠及数百所高校数万名学生。

2.本课程作为金融相关专业的职业技术能力核心课程,首先适合金融服务与管理、金融科技应用等专业的学生学习。

3.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其对传统金融领域的颠覆性影响逐渐显现,本课程还适用于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等相关专科专业以及金融学、金融工程、投资学等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学习。

4.随着金融科技新时代的到来,掌握基本的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投融资知识成为大学生提升金融素养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实践应用的定位和生动有趣的风格,适合开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公共选修课、金融科技通识教育课以及纯在线的大规模共享课程。

5.当前金融科技创新与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已经成为金融培训的热点,课程团队已面向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开展专题培训,而校企合作开发的本课程也可作为面向从业人员的培训课程。

6.本课程还可用于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知识普及和投资者风险教育等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使所有感兴趣的社会学习者方便地在线学习,促进合格投资者的培养,推动金融科技行业高质量发展。

 

问:本课程的建设历程与标志性成果有哪些?

答:本课程作为国内最早建设的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项目化课程之一,“十年磨一剑”经历了与行业发展同向同行,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历程,如表所示。

苏州市职业大学
12 位授课老师
周雷

周雷

高级会计师、研究员

黄丹荔

黄丹荔

副教授

吴薛

吴薛

经济师

推荐课程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叶茂

56934人参加

5小时梳理教师资格证-中学《教师知识与能力》笔试

王一

1125人参加

军事理论期末冲刺-4小时突击军事理论

桔老师

604人参加
专栏

4小时教你快速制作微课

陈新龙

30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