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计算思维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12月20日 ~ 2019年12月25日
学时安排: 2-4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63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计算思维》可以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先导课程,也可以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通识课程,帮助我们了解计算机的三个最基本的问题,计算机是什么?计算机能做什么?计算机是如何做的?使我们能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从计算机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缜密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计算思维》可以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先导课程,也可以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通识课程,帮助我们了解计算机的三个最基本的问题,计算机是什么?计算机能做什么?计算机是如何做的?使我们能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从计算机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缜密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1. 主要内容

计算机科学解决问题最本质的方法就是计算思维,包括逻辑思维、算法思维、网络思维和系统思维。本课程包括绪论、逻辑思维、算法思维、网络思维、系统思维和人工智能基础6个章节,理论和应用相结合,历史和发展相结合,概略地介绍了计算思维的核心内容和现阶段计算机的热点。

2. 课程特色

课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案例,做到学习内容的难易结合、深入浅出;学习形式多样,学习资料详实,线上的基础知识为线下的拓宽发展提供引领。

以教授领衔、博士为主体的课程团队具有渊博的学识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保证优良的教学质量,使学习者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3. 课程团队

段先华:教授,博士

於跃成:副教授,博士

石亮:在读博士

宦婧:博士

张遨:博士

华伟:副教授


授课目标

    理解计算思维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道信息、算法等在计算机中是如何表示的,计算机是如何运行的;计算机在网络、人工智能等方面有哪些运用,是如何发展的;将计算思维、系统思维等理念运用于学习和工作,培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和创新创造能力。

成绩 要求

1、本课程总分100分包括:

1)单元测验成绩,占20%

2)作业成绩,占20%每位学生应该在指定的互评时间内至少对5份作业进行互评,并实行奖惩制机:

①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60%

②未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80%

③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100%

3)期末考试成绩,占60%

2、总成绩60分至79分为合格,80100分为优秀。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 了解信息和信息处理的相关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思维之间的关联,深刻体会计算思维作为一种科学思维方式的本质及其特征。
1.1 信息社会的出现与发展
1.2 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思维
逻辑思维
课时目标: 理解二进制及其在计算机中的实现和应用,知道字符、图像等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方式;掌握基本逻辑运算的概念和规则,了解其在计算机中的实现方式;了解图灵机的思想,知道其组成,理解其工作原理。
2.1 计算机为什么选择0和1
2.2 信息的0和1表示
2.3 0和1的逻辑
2.4 图灵机——模拟人类的逻辑思维
算法思维
课时目标: 理解算法的概念、特性和复杂度,知道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了解算法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具有将现实问题抽象为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算法设计和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算法表示能力,能用规范的工具描述算法,为程序设计打下基础。
3.1 算法概述
3.2 算法的表示
3.3 算法思想简介
3.4 算法应用
网络思维
课时目标: 了解通信的演变,知道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移动网络和物联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知道网络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理解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相对统一,具有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了解网络的发展趋势,将互联网思维融入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准则,把握更好的发展机遇。
4.1 网络概述
4.2 网络应用
4.3 网络数据传输
4.4 网络安全
4.5 展望与互联网思维
系统思维
课时目标: 深刻理解系统思维在理解和设计计算系统时的作用,掌握系统思维的三个要素及其在抽象化操作、模块化信息隐藏和系统整体性能提升等方面的基本思想。
5.1 系统思维及其特征
5.2 计算系统思维概述
5.3 计算系统思维三要素
人工智能基础
课时目标: 了解智能、人工智能的概念;熟悉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了解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和一些热点应用。
6.1 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6.2 人工智能的发展史
6.3 人工智能的研究流派
6.4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本课程的学习只要具备中学基本的数学、物理、信息技术等知识,不需要专门的先修课程。

参考资料

1. 徐志伟,孙晓明.计算机科学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3

2. 唐培和,徐奕奕.计算思维:计算学科导论.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10

3. 周勇.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9

4. 王红梅.算法设计与分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常见问题

Q :  怎样学习本课程的?

A :  时刻关注学习公告。每次进入课程后,首先看公告里的学习进程安排;学习公告也会自动发送到学习者的注册邮箱,即时关注课程注册时的邮箱。

    完成全部学习内容。本课程共6个单元,每个单元一般分成2-6个学习视频,每个视频时长大约6-8分钟。既可以按照任务编排序列、内容的难易程度学习,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学视频。每个单元有配套的课堂练习、作业和单元测试,也有课件、讲稿供下载后线下学习。

Q :  可以在课程中途加入学习吗?还能跟上学习吗?

A :  当然可以。课程发布的学习内容可以随时、反复观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个性化安排学习进程;但必须在课程规定的截止时间前提交课堂练习、单元测试和作业,并参加考试。

Q :  学习过程中有问题怎么办?

A :  课程设有专门的讨论区,希望踊跃提问,课程会安排专门的老师与大家答疑、互动;同时,也会定期安排线下辅导,时间、地点可以关注公告。

Q :  成绩怎样评定?出现问题怎样解决?

A :  单元测验等客观题由系统自动判分,作业由学生互评,考试客观题由系统自动判分、主观题由教师评分。系统自动判分可能会出现误判,学生互评或教师评分也可能出现偏差,若出现以上问题可通过公告中公布的邮箱投诉,团队将在5个工作日内回复。

Q :  必须参加作业互评吗?

A :  是的,每位学生应该在指定的互评时间内至少对5份作业进行互评,并实行奖惩制机,奖惩规则如下:

①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60%

②未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80%

③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100%

江苏科技大学
5 位授课老师
於跃成

於跃成

副教授

华伟

华伟

副教授

宦婧

宦婧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