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9月05日 ~ 2022年01月31日
学时安排: 1.5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92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机械制造基础》介绍机械零件制造过程,是未来机械工程师所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MOOC 教学团队由八位教师授课。本课程采用三维仿真视频,充分展现机械加工工艺与方法,配套的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机械制造基础 》被12所院校采用,印数 16000 册。 —— 课程团队
《机械制造基础》介绍机械零件制造过程,是未来机械工程师所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MOOC 教学团队由八位教师授课。本课程采用三维仿真视频,充分展现机械加工工艺与方法,配套的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机械制造基础 》被12所院校采用,印数 16000 册。 —— 课程团队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一、课程概述

机械制造基础是高等学校工科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在机械制造技术方面奠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本课程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强调培养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中问题的能力,兼顾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方向的介绍。

课程设置以金属切削理论为基础,以机械加工装备(金属切削机床、切削刀具、机床夹具)为抓手,以机械加工方法和制造工艺为主线,以机械加工质量为目标,使学习者深入了解和掌握机械装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对制造过程有一个总体的、全貌的了解与把握;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和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能选择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加工参数;具备制订工艺规程和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分析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了解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概况。

本课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理论讲解将教师、文字、图表、视频有机为一体。课程设置了课堂教学视频、教学讨论、网上练习题和结课测验题,将机械制造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联系和融合。课堂教学视频中包含基础理论教学、动画视频演示、生产现场录像、典型先进制造技术录像,让学习者真正掌握零件(或产品)制造的各个环节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有机结合。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致力于教学研究教学团队8名教师,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其中博士5人,2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为丰富授课内容、开拓学生视野奠定了雄厚基础。教学团队出版《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基础》等教材获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校教学成果多项。


     

   本课程教学具有鲜明特色,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及优秀青年教师授课和辅导外,还在教学中穿插了自行制作的二维和三维动画演示及视频,有助于学习者对本课程知识点和难点的理解和应用。

 

   

     二、使用说明及学生必须遵守的课程规则

     1、开课时间及学习方法:本课程与江苏科技大学本科生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同步,在每年春季、秋季学期滚动开课,8周授课+1周考试,每周学习4小时,每章的“单元作业”“单元测试”,帮助复习每章基础知识。

     2、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为机械制造概论,第二章为 金属切削过程与控制,第三章为金属切削机床,第四章为机械加工方法,第五章为机床夹具,第六章为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第七章为工艺规程设计,每章有单元作业与单元测试,专题讨论等拓展知识。

 3、学习过程与考核规则:重视学习过程评价,需按时完成单元测试,单元作业,积极参与课题互动,遇到问题可以在“综合交流区”“教师答疑区”提问,教学团队会及时反馈。如果错过了单元测试与单元作业时间,不能补做,同学需留心不要错过单元作业与单元测试。

4、第16周为期末考试周,教学团队会在学习公告中提前提醒考试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果错过期末考试,则需要参加下一轮学习,成绩合格后才能获得证书,具体详见考核方法。    



显示全部
授课目标

结合学校培养理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工程认证要求,本课程旨在完成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机械制造过程、装备、方法、质量等机械制造活动总体与全貌的了解与学习,系统掌握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机械加工工艺装备、机械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加工工艺知识等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学生机械加工装备与方法的选择、加工工艺的编写、机械装备(夹具)设计等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制订工艺规程和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初步具备分析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解决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成为能胜任机械(特别是船舶与海工)装备设计制造、应用研究、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3)情意能力:通过融入本校的江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的“船魂”精神职业伦理,培养学生具备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团队合作、国际视野、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等综合素质。

 


成绩 要求

平时分30%+期末考试70%

课程大纲
机械制造概论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机械制造的发展史; 2)了解机械制造过程及生命周期; 3)掌握零件制造工艺方法并举例说明; 4)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以及在产品设计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方法
1.1 机械制造及其生命周期
1.2 机械产品的开发与构成
1.3 制造过程与生产组织
本章知识点小结
金属切削过程与控制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切削加工基本知识、掌握刀具几何参数,能够绘制刀具基本角度;2)掌握各类刀具材料的特性,能够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刀具基本角度与刀具材料;3)掌握变形区的特点,能够解释刀、屑接触区的摩擦特点;4)掌握积屑瘤的形成原因及对切削过程的利弊,掌握切屑的类型与转变条件;5)掌握切削力与切削热的的来源与影响因素;6)掌握刀具的磨损形式与磨损原因,能够复述刀具的磨钝标准与刀具使用寿命;7)能够描述相对加工性Kr;8)掌握砂轮的特性:磨粒、粒度、结合剂、硬度,能够解释磨削机理,复述磨削加工特点
2.1 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2.2 刀具的几何参数
2.3 刀具材料
2.4 切屑的形成及变形区的划分
2.5 积屑瘤的成因及切屑类型
2.6 切削力与切削热
2.7 刀具的磨损、破损及使用寿命
2.8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和磨削加工
2.9 金属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
本章知识点小结
金属切削机床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认识机床型号;2)掌握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3)能够区分传动原理图与传动系统图,内联系传动与外联系传动;4)掌握机床的基本组成部分;5)掌握CA6140的主运动传动链;6)掌握数控机床的特点与应用范围;
3.1 机床的分类与命名
3.2 机床的基本结构
3.3 机床的传动
3.4 CA6140卧式车床的传动系统简介
3.5 组合机床
3.6 数控机床
本章知识点小结
机械加工方法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加工方法工艺特点与应用;2)能够根据零件表面特点合理选择加工方法与相关参数;3)了解特种加工、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方法的主要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4.1 车削加工
4.2 钻削加工
4.3 镗削加工
4.4 刨削、插削、拉削加工
4.5 铣削加工
4.6 磨削加工
4.7 光整加工
4.8 特种加工
4.9 零件加工方法的选择
特种加工实例
平面、螺纹、齿面的加工
本章知识点小结
机床夹具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认识夹具功用、分类与组成;2)理解六点定位原理,能够区别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与过定位,能够判断定位方案的合理性;3)掌握典型定位元件的定位情况,根据定位方案选择合适的定位元件;4)能够分析并计算定位误差;5)掌握常见的夹紧机构、夹具连接元件、对刀装置和引导元件;6)掌握常见的机床夹具,并初步具有夹具设计能力;
5.1 机床夹具概述
5.2 六点定位原理
5.3 六点定位原理及应用
5.4 常见的定位方法与定位元件
5.5 组合定位
5.6 组合定位工程案例讲解
5.9 夹紧装置介绍
5.8 外圆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实例讲解
5.7 内孔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实例讲解
本章知识点小结
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2)掌握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并判断出如何影响加工精度;3)理解加工误差的分类,能够对加工误差进行统计分析
6.1 机械加工精度概念
6.2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机床误差
6.3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工艺系统受力变形
6.4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工艺系统受热变形
6.5 加工误差综合分析
6.6 加工误差实例讲解
本章知识小结
工艺规程设计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内容,理解制订工艺的主要原则;2)评价零件结构工艺性; 3)掌握基准的分类并能够根据工况合理选择定位基准;4)掌握精基准与粗基准的选择原则,能够合理选择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5)掌握加工阶段的划分、合理安排工序顺序;6)能够进行工艺尺寸链的分析与计算;7)能够进行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分析,并初步具备编制工艺规程的能力;本章知识小结
7.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7.2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7.3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7.4 工艺路线的拟定
7.5 工艺尺寸链的原理与计算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学习本课程前应先修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等课程。若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上述先修课程,可从下列链接中选择

高等数学 

同济大学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TONGJI-53004  

机械制图 

江苏大学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UJS-1001755183

理论力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IT-1001516003

西北工业大学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WPU-1001955002  

材料力学 

西南交通大学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WJTU-305001  

东北大学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EU-1001862003 
工程材料与制造基础

山东大学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DU-306001

参考资料

课程教材:

《机械制造基础》(3),任家隆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机械制造技术》(2),任家隆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其他参考资料

1.卢秉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3.张福润等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4.周泽华《金属切削原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5.顾崇衔,《机械制造工艺学》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6.袁哲俊,《金属切削刀具》          机械工业出版社

7.贾亚洲,《金属切削机床概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常见问题

Q :  测试题错过时间,请问可以重新发布吗?

A :  不能重新发布,在测试题发布之后会显示截至时间,请同学们注意。

Q :  “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程如何学习?

A :     1)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知识点小而散,要以金属切削理论为基础,以机械加工装备(金属切削机床、切削刀具、机床夹具)为抓手,以机械加工方法和制造工艺为主线,以机械加工质量为目标,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学习。

2)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必须从生产实际的条件与要求出发来考虑问题,根据零件的工况合理选择加工装备与加工方法。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江苏科技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陶丽佳

陶丽佳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