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09月04日 ~ 2019年12月31日
学时安排: 1-2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58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spContent=设计课程与实施教学是小学教师最日常的实践活动。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教师,课程与教学论素养必不可少。“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系统讲述小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技能知识。让我们一同加入课程学习之旅,在理解中学习,在交流中反思,在设计中创造!
设计课程与实施教学是小学教师最日常的实践活动。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教师,课程与教学论素养必不可少。“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系统讲述小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技能知识。让我们一同加入课程学习之旅,在理解中学习,在交流中反思,在设计中创造!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1.理论+实践理论为基、能力为重。根据“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在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上的双重特性,本课程以“实践和能力为导向”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学习内容涵盖小学课程与教学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包括:小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学习科学基础、目标和内容、课程与教学组织、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模式与方法、学习环境设计、技术整合、学习评价等11个章节、35个关键知识点和3个系列实践案例。

  2.传统+现代:学为基点,体系创新。“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小学课程与教学需要作出怎样的应对?本课程立足小学教学实践和时代诉求,以学习创新为基点,在经典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体系上,融合学习科学、核心素养、信息化学习与深度学习等理念,增设学习科学等相关新章节,注重设计能力发展,着力构建基于学习创新的课程教学新范式。

3.大学+小学:专长互补,点例结合。本课程团队由8位大学专业教师4位一线小学优秀教师组成,核心成员包括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校“十佳教师”以及小学优秀教师和校长,为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扎实的专业支持。团队教学充分发挥各自专长,即确保高校教师在“知识”讲授上的理论精道,又在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分析、优课设计、说课与评课上注入了一线小学优秀教师的“鲜活案和经验”。

  本课程经过近10年的建设,紧扣在线课程建设要旨,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开展了多轮次混合式教学,课堂教学质量连续多年获得“优秀”评价,2017年获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8年获江西省首届移动教学大赛特等奖。


授课目标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打造以“学习”为基点、以“设计”为内容核心、以技术为引领的课程与教学。课程目标总体设定为:夯实“T型四专”小教人才所需的“横向”知识模块中的课程与教学论知识基础,帮助学习者了解小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小学课程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掌握小学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开发与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设计和开发小学实践课程案例;关注小学课程改革实践,了解当今国内外小学课程教学论发展趋势,发展变革课程与教学的洞察力、实践能力以及课程教学的创新素养。


成绩 要求


1、总体设计

课程成绩结合基于档案袋的过程性评价,由平时成绩(20%)、作业设计成绩(50%)和学期论文(30%)三部分组成,评价内容包括平时课程参与、作业设计(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小组展示交流和期末测验,综合检测学生理论知识、实践的课程开发设计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总体评分项目和要求如表1所示。

1 课程总体评分项目和要求


类型与分值

评分项目

分值

具体要求

平时成绩

(20%)

到勤

 

10%

无故迟到1-2次、缺席1次:扣2;

无故迟到3-5,缺席2次,扣5分;

无故迟到5次,缺课3次,扣10分;

无故迟到6次以上,缺课4次以上,本课程记零分。

课堂互动、在线课程平台参与

10%

课堂积极发言、参与讨论等其他学习活动,每次课程至少发帖1次,每单元提出1个供讨论的问题。

作业设计

(小组协作)

50%

 

教学设计

20%

教学设计的要求真实任务,切合学科内容,设计合理、操作可行,体现新的学习理念、模式与方式。

小组中的参与和贡献

(个人)

10%

作业完成后,小组全体对每个成员在小组作业中的贡献进行评分,评分结果由小组集体签字认可。

视频论文

(小组)

20%

 8分钟左右,配合学期论文,集中各成员的主要观点,用视频形式可视化表达出来。有脚本设计,视频制作美观。

理论考核+

学期论文

(30%)

小组商议确定一个课程与教学的主题、问题或观点,围绕这一主题各自进行论述。(个人)

 

20%

 

 字数2000-3000;属于小学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有自己的观点,有文献、数据等论据支撑,论证有逻辑;格式规范;50%以上抄袭判零分。

线上测试

10%

线上理论知识测试





2、评分细则

课程是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在教务在线登分系统中采取:平时成绩、实践成绩、理论成绩“2:5:3”模式,总体计分如下:平时成绩为考勤和课上表现情况;实践成绩则为小组项目中的教学设计和视频论文的制作,根据各组成员的贡献率给分;理论成绩的依据则是学生个人学期论文的撰写。教学设计、视频论文和学期论文三项作业的具体的评分标准随堂发布。

课程大纲
学习准备
1.课程简介
2.可视化学习工具介绍:思维导图
概念基础: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1.课程的定义
2.教学的定义及其与课程的关系
3.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学习科学:小学课程与教学的创新基础
1.学习科学及其理解学生学习的多维视角
2.学习的定义及其新隐喻
3.建基学习创新的课程与教学
目标导引: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
1.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分类
2.从双基到核心素养: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嬗变
3.小学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解读
(1)小学语文
(2)小学数学
(3)小学英语
7.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描述
内容概览:小学课程与教学内容
1.小学课程与教学的内容特点
2.小学教材内容概览
(1)小学语文
(2)小学数学
(3)小学英语
组织类型:小学课程与教学组织
1.小学课程组织
2.小学课程的类型
3.小学教学组织与类型
设计实践:小学课程设计与开发
1.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原理与模式
2.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概说
3.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与方法
4.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分析
设计实践:小学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概述
2.小学微课教学设计
3.小学说课指导——小学优秀教师的经验
4.小学说课实操与优课案例——小学优秀教师的示范
(1)小学语文
(2)小学数学
(3)小学英语
策略选择:小学教学模式与方法
1.教学模式概述
2.小学常用教学模式
3.教学方法概述
4.小学常用教学方法
实施情境:小学课程教学实施的学习环境设计
1.物理环境设计
2.社会心理环境设计
3.校园空间再造实例:和校长一起逛校园
4.小学学习环境的设计实践与分享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教学的整合
1.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概述
2.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常见路径
3.小学信息化教学的典型应用
学习评价:小学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1.小学课程与教学评价概述
2.小学课程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3.小学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4.小学听评课实践——小学优秀教师的经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类教育课程



参考资料

(一)教材

关文信.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二)参考书目

1.汪霞.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美]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3.高文等.学习科学的关键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美]梅耶.应用学习科学——心理学大师给教师的建议.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5.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6.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7.王一军,吕林海.校本课程开发:小学案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小学电子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https://www.pep.com.cn/

江西师范大学
12 位授课老师
杨南昌

杨南昌

教授

钟志贤

钟志贤

教授

刘晓艳

刘晓艳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