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计量经济学
第1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7日 ~ 2025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7周,共20周 已有 846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98)
spContent=基于传统《计量经济学》,本课程通过推出“计量经济学专题18讲”,帮助同学更好地领略其描述经济现实、解读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预测发展趋势的课程魅力!作为一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交叉融合而成新兴学科,让14位学者直接因为对计量经济学的贡献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加入课程,你一定收获多多!
基于传统《计量经济学》,本课程通过推出“计量经济学专题18讲”,帮助同学更好地领略其描述经济现实、解读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预测发展趋势的课程魅力!作为一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交叉融合而成新兴学科,让14位学者直接因为对计量经济学的贡献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加入课程,你一定收获多多!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2)课程翻转周计划


教学内容

丰富、生动实用的课程内容

目前,计量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等一起成为我国经济管理类学生的重要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经济理论为导向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既要求学生学好基本理论知识,又要求熟练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程主要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重要模型估计,包括线性回归分析(一元、多元)、模型诊断与修正(异方差、序列相关、多重共线性问题),以及专题系列讲座(如表1)。

通过“空间换时间”的MOOC建设改革,节省宝贵的常规知识学习时间,用于更受学生欢迎、更具应用性、更具前沿性的系列专题学习,力争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计量经济学专题18讲”(如表1,类似于著名的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 )。

表1 “计量经济学专题18讲”

教学目标

明晰、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计量经济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和原理,熟知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步骤,熟练掌握Eviews或Stata软件,具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具体如下:

①通过“案例式”教学、提供“一站式”服务,让学生“即学即得”。

在案例学习中学会理论分析、模型构建、指标设定、结果分析、经济解释;并能在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实证研究中“按图索骥”,熟悉计量经济软件Eviews的运用。

②实现课程论文“定量化、实证化、模型化”的要求,提升论文质量。

充分发挥计量经济学对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进而为国家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理念、能够进行经济定量分析的实用型人才。

③为学生完成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论文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独立的经济分析能力。

充分发挥计量经济学课程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理论检验、经济理论发现中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具有高深的经济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的高级型人才。

教学方法

有趣、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以“解读经济现象,提高经济分析能力”为根本导向,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实验模拟”的双主体、三维互动式的教学架构,在讲授中贯穿“文献导读、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论文撰写”的教学方法,逐渐形成了“论文导读+专题学习+实验模拟+案例分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

①论文导读。

遵循课程大纲要求,根据关键计量模型与方法,精选一系列高质量期刊论文进行“专题式”导读,增加学生对后续专题学习的预见性和感性认识,提高专题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②专题学习。

针对课程“课时少、内容多”,如何同时兼顾“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的原则,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摸索,我们逐步形成了“专题学习”的教学模式,推出了“面板计量”、“二元选择”、“联立方程”、“VAR模型”等系列专题,帮助学生分析各类专题、各类模型所对应的现实问题,实现“专题-模型-问题”的对接,达到“课时量短、信息量大”的教学效果。

③实验模拟。

经济管理类专业与计量经济学、博弈论的关系可谓“一体两翼”,而计量经济学之所以称其为“翼”,关键在于活学活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学理论模型与方法并付诸于EViews软件实现,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单位根检验、面板模型设定与Hausman检验、VAR模型估计与运行、二元选择模型估计与检验、TSLS、3SLS估计与联立性检验等。通过Eviews实验模拟,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巩固专题的学习。

④案例分析。

为巩固“论文导读、专题学习、实验模拟”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我们采用了“案例分析”教学模式。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案例精选以“学生兴趣+社会热点”为根本考量,同时鼓励学生报告案例的分析思路和实现过程,达到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欢迎。

课程优势和特色创新

课程优势和特色创新

与传统《计量经济学》相比,课程优势和特色创新如下:

①内容创新。

在初级计量基础上,推出《计量经济学专题十八讲》;

①内容创新。

在传统讲授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论文导读+专题学习+实验模拟+案例分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

③效果创新。

通过“案例式”教学、提供“一站式”服务,让学生“即学即得”。

 ④团队优势。

课程组成员计量功底深厚,包括来自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计量经济学专业博士,为“内容创新、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提供了团队保障。

显示全部
授课目标

本课程主要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重要模型估计,内容包括线性回归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诊断与修正(异方差问题、序列相关问题、多重共线性问题),以及八大专题系列(内生性问题、面板模型、二元选择、虚拟变量、邹氏转折点检验)等。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1. 大致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历程2. 清楚表述计量经济学的定义、三大内容体系3. 明确知道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4. 了解模型的演进与发展、模型的分类5. 运用Eviews基本操作命令,建立横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6. 宏观理解计量经济学课程体系及其应用
1.1 前言
1.2 计量经济学发展史
1.3 计量经济学论文导读
1.4 计量模型构建步骤和要点
1.5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
1.6 操作:Eviews软件介绍
一元线性回归
课时目标:. 明确表述、理解一元线性回归OLS方法的基本假设、估计原理和参数估计性质2. 知道最小二乘估计量的三个性质、参数估计量的概率分布3. 知晓如何进行总离差平方和的分解、拟合优度统计量的由来、T检验的步骤4. 会求解Y0的无偏估计值、一元回归预测的置信区间5. 通过案例分析,熟练掌握一元回归模型分析的步骤和相应的Eviews软件操作6. 反思一元回归原理、步骤及其应用
2.1 一元线性回归概述
2.2 基本假设与OLS估计原理
2.3 参数估计量性质
2.4 拟合优度检验
2.5 变量的显著性T检验
2.6 一元回归预测
2.7 案例分析
2.8 翻转课堂讨论问题
多元线性回归
课时目标:1. 可以明确表述多元线性回归OLS方法的基本假设、参数OLS估计的离差形式2. 知道“最小样本容量”应该满足的条件3. 能区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T检验与F检验的区别、F检验与R2检验的区别4. 会求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置信区间5. 知晓能否施加约束条件应该采用的三个检验:F检验、卡方检验和T检验6. 知晓邹氏稳定性检验的原理及检验步骤7. 通过案例分析,熟练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分析步骤和Eviews软件操作8. 比较、审视多元回归的优点与不足
3.1 多元线性回归概述
3.2 多元线性回归估计
3.3 样本容量问题与案例
3.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R2检验\F检验
3.5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T检验与置信区间
3.6 受约束回归(之一)
3.7 受约束回归(之二)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综合案例
3.8翻转课堂讨论问题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拓展
课时目标:1. 知晓多重共线性的含义、类型、产生原因及后果2. 能够说出多重共线性是否存在的判断方法(判定系数法、逐步回归法)、克服多重共线性的方法(差分法)3. 知晓异方差的概念、类型、产生原因及后果4. 能够说出异方差是否存在的检验方法(White检验),知晓异方差的修正方法(WLS方法)5. 知晓序列相关性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后果6. 能够说出检验序列相关性的方法(DW检验、GB检验),知晓序列相关性的修正方法(广义差分法)7. 通过案例分析,熟练掌握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性的检验与修正步骤8. 辩证分析WLS、GB检验、DW检验等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4.1 多重共线性检验(上)
4.2 多重共线性检验(下)
4.3异方差检验(上)
4.4异方差检验(下)
4.5序列相关性检验(上)
4.6序列相关性检验下(一)
4.7序列相关性检验下(二)
4.8翻转课堂讨论问题
4.9补充视频——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拓展1
4.9补充视频——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拓展2(异方差)
4.9补充视频——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拓展3(序列相关)
虚拟变量
课时目标:1. 了解虚拟变量的设置原则;2. 区分运用加法、乘法、混合三种设置方式;3. 通过案例分析,知晓案例分析四个基本步骤以及Eviews软件的相关操作步骤4. 知晓内生性的概念、表现形式、造成原因及后果、解决方法和Stata操作5. 了解工具变量法的原理、具体实施步骤、工具变量的选择要求6. 知晓双重差分DID的计量原理、前提假设和Stata软件具体相关操作7. 了解断点回归的计量原理和注意事项,判断断点回归类型,掌握Stata软件操作8. 运用虚拟变量分析、解决、解读现实经济问题
5.1虚拟变量
5.2生性问题及其处理
约束检验
课时目标:1. 明晰线性约束检验原理,区分约束检验和非约束;掌握线性约束检验步骤2. 能够清晰表述线性约束检验的步骤,运用Eviews软件进行相关操作3. 通过案例分析,知晓邹氏转折点检验步骤,熟练掌握Eviews软件操作4. 运用约束检验验证、发现、完善已有经济理论
6.1线性约束检验
6.2邹氏转折点检验
6.3 补充视频——参数的稳定性检验
二元离散模型
课时目标:1. 通过案例分析,知晓二元Logistic模型的检验原理、步骤,掌握Eviews软件操作2. 了解分布滞后模型的滞后效应、造成原因、估计方法(阿尔蒙多项式)原理3. 通过案例分析,熟练掌握分布滞后模型的分析步骤及Eviews软件操作4. 拓展二元离散模型运用范围
7.1 二元 logistic 模型
7.2 分布滞后模型
联立方程模型
课时目标:1. 识别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先决变量2. 判断联立方程有哪些类型3. 通过案例分析,掌握联立方程模型的建立、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的估计步骤4. 运用Eviews软件进行TSLS\3SLS等操作5. 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分析、解读社会经济现象
8.1.1 联立方程模型(上)
8.1.2 联立方程模型(下)
面板数据模型
课时目标:1. 了解什么是面板数据,知晓面板数据的特点及面板数据模型的形式2. 能判断虚拟变量陷阱,知道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方法(LSDV)的步骤3. 比较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区别,知道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方法的步骤4. 理解豪斯曼检验的原理和作用5. 通过案例分析,熟练掌握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步骤和Eviews软件操作6. 反思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的实际经济含义与考量目标
9.1面板数据模型
9.2 固定效应模型
9.3 随机效应模型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数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有独立思考能力,有一定的软件操作能力(SPSS,Excel或Word),为学习本课程的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

选择这两本教材的目的:这两本教材都是专业基础教材,由于视频讲解的内容是根据教材制作的,所以初学者用这本教材更适合。在视频学习中,如果有些内容没看懂,也可以参考教材,教材上的内容更完整,也更清晰。

江西财经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万建香

万建香

教授

推荐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

翁恺

891340人参加

C语言程序设计——快速入门与提高

吕春利

92064人参加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54954人参加

电控期末冲刺-4小时突击电气控制与PLC

欧若拉老师

51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