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我爱创新》课程,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础通识课程,江西财经大学校级精品课程,江西省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其配套使用教材为王云主编的《创造学学习训练提高》和游永春等主编的《发明创造学》,主要讲授发散思维、想象思维、思维导图、头脑风暴法、组合法、列举法和设问法等思维方式或创造技法,并通过“一节一想、一章一创、一课程一发明”渐进训练提升自我的创造发明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造潜能,提升学生利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法进行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创意策划、艺术创作及市场管理的能力,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 创造学概述
1.1 课程简介
1.2 认识创造学
1.3 认识创造力
一章一创作业(创造学概述)
第一章 创造学概述测验
第二章 发散思维
2.1 创造性思维概述
2.2 发散思维概述
2.3 逆向思维
2.4 侧向思维
2.5 立体思维
2.6 思维导图
2.7 集中思维
第三章 想象思维
3.1 想象概述
3.2 形象思维
3.3 联想思维
3.4 直觉思维
3.5 灵感思维
3.6 思维定势的突破
第三章 想象思维单元测验
一章一创作业(想象思维)
第四章 智力激励法
4.1 创造技法概述
4.2 头脑风暴法概述
4.3 头脑风暴法操作流程
4.4 智力激励法改进
第四章 智力激励法单元测验
一章一创作业(智力激励法)
第五章 组合创造法
5.1 组合法概述
5.2 同物自组法
5.3 主体附加法
5.4 分解重组法
5.5 切割组合法
5.6 二元坐标联想组合法
5.7 形态分析法
第五章 组合创造法单元测验
一章一创作业( 组合创造法)
第六章 列举分析法
6.1 列举法概述
6.2 特性列举法
6.3 缺点列举法
6.4 希望点列举法
第六章 列举分析法单元测验
一章一创作业(列举分析法)
第七章 设问创造法
7.1 设问法概述
7.2 和田十二法
7.3 5W2H法
第七章 设问法单元测验
一章一创作业(设问法)
第八章 发明创造过程
8.1 创造发明选题
8.2 发明专利申请
8.3 发明创造体验
课程综合测验
创造学课程作业:一课程一发明
学习本课程前,建议先找一些心理学、逻辑学和管理学方面的书,了解一些有关思维、逻辑推理方面的知识。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推荐教材:《创造学学习训练提高》王云 编著,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4年第2版。
《发明创造学》游永春等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版。
配套练习册:《大学生创造发明训练手册》,“一日一想、一周一创造、一月一发明、一学期一专利”配套训练手册。
参考教材:
《普通创造学》,庄寿强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3第3版
《创造学原理和方法》,甘自恒著,由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
网络资源:
1.建立了四个创造学教学资源专题网站,分类整理分享了各项创造学教学资源。
创造学资源网名称 | 网址 |
https://115.com/184888 | |
https://115.com/128442 | |
https://115.com/181852 | |
https://i.youku.com/i/UNTUwODY2MTE4NA==/playlists?spm=a2hzp.8253876.0.0&order=2 | |
2.利用微信服务号和微网技术建立了《创造学》微课堂
微课堂平台上有这5年多的上课师生互动资源,扫描下列二维码(推荐左边一个),你就只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并参与课程互动。
Q:本课程学习有什么要求?
A:本课程多是思维技法的讲授+思维技法的运用。关键在于思维技法的运用和练习。在学习的过程需要边看视频边思考,课后还要积极参加“一节一想、一章一创、一课程一发明”的讨论,并提交讨论作业,最终做到灵活地创新运用思维技法。
Q: 相关概念内涵的说明
A:创造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中很多概念的内涵也不是很确定。所以本课程介绍到的一些创造学概念可能与很多创造学相关书籍或者是很多创造学家给出的定义有差别,这只是代表本课程的观点,你可以对照分析,取其精华。
Q:视频剪辑的说明
A:因本课程视频拍摄主要是在2018年2月放寒假时间,时间紧,全部视频都是初次剪辑的第一稿。在前几轮MOOC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已重新校对修正,欢迎各位学员就视频质量和内容的不足方面进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