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2月24日 ~ 2020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7565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49)
spContent=课程主要介绍了中国现行税法体系中各税种的法律规范规定,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税法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税法体系以及各税种的主要规定和立法精神,为从事税收理论研究、涉税事务处理、税收征管实务操作以及税收筹划工作奠定基础。主要讲述有关税法的基础知识以及各税种税款计算、缴纳、征收等规定与程序。
课程主要介绍了中国现行税法体系中各税种的法律规范规定,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税法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税法体系以及各税种的主要规定和立法精神,为从事税收理论研究、涉税事务处理、税收征管实务操作以及税收筹划工作奠定基础。主要讲述有关税法的基础知识以及各税种税款计算、缴纳、征收等规定与程序。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税收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规范化手段,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为国家筹集财政资金的主要手段和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税收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经济活动,它与政府、企业、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税法是一国政府根据相关政策原则制定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也是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1994年的税制改革构建了中国现行税制体系的基本框架。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对税收制度的许多方面作出了相应调整。尤其是2004年启动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对社会经济的运行产生了重要影响。

《税法》课程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现行有效的税收基本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讲授力求突出以下特点:一是以理论介绍作为掌握实务的基础。对税收基本理论的介绍有利于使读者了解税收的政策目标和经济效应。二是对现行税法的介绍求全求新。进行阐释时,尽可能吸收当前最新的各项政策规定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三是强调学以致用,讲解与案例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强。


授课目标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导论、流转税类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所得税类的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并根据理论知识选择相关税收实际工作的案例,讲解其具体应用。通过课程的学习,应熟悉并掌握我国现行税制的各项规定,能利用相关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税收征缴问题。

课程大纲
税法概论(导论)
课时目标: 本章作为税法基础知识的介绍,是本课程学习不可缺少的部分,学习时重在理解,以便为今后各章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本章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税法概念及相关内容。 具体要求是:应使学生了解税收制度;掌握税收制度和税法;掌握现行税收分类;了解税制体系。
1.1 概述
1.2税收制度和税法
1.3税法分类
1.4税法体系
增值税法
课时目标: 增值税作为流转税中最重要的税种,是税法中内容最丰富、重点难点最多的一章。应首先使学生对增值税的原理有一个正确理解;应使学生掌握税法的各种规定;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应纳税额的计算。 重点内容有:应纳税额计算,几种经营行为税务处理,出口退税。 难点问题是:应纳税额计算中销售额的确定,允许抵扣和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规定,“出口退税中“兔、抵、退”计算方法的应用等。
2.1征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
2.2税率与征收率的确定
2.3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2.4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2.5几种特殊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
2.6进口货物征税
2.7征收管理
消费税法
课时目标: 消费税作为流转税中的主要税种,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从消费税与增值税的区别掌握消费税的各种规定,能够熟练地进行应纳税额的计算。 重点内容有:应税消费品税目,应纳税额计算,自产自用和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税务处理,出口退税。 难点问题是:计税依据确定,外购和委托加工收回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的抵扣,视同销售应税消费品和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计算,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确认等。
3.1纳税义务人
3.2征税范围与税率
3.3应纳税额的计算
3.4征收管理
关税法
课时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关税 关税完税价格的相关内容及应纳税额的计算和关税减免。 重点难点是关税完税价格的计算
4.1征税对象及纳税义务人
4.2进出口税则
4.3关税完税价格
4.4应纳税额的计算
4.5征收管理
企业所得税法
课时目标: 企业所得税作为所得税的主要税种。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所得税与流转税的计税依据的差异,使学生能够熟练而准确地进行应纳税额的计算。 重点内容是:纳税人、税率、应税所得额确定、税收优惠、税额扣除等。 难点问题有:计税收入有哪些、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如何确定、应税所得额的调整、亏损如何弥补、境外及境内联营企业分回利润已纳税款怎样扣除等。
5.1概论
5.2纳税义务人及征税对象
5.3税率
5.4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5.5应纳税额的计算
5.6税收优惠
5.7特别纳税调整
5.8征收管理
个人所得税法
课时目标: 个人所得税作为所得税类的主要税种,与企业所得税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针对自然人征收的,其应税所得的范围要比企业所得税广泛得多,但计税原理与企业所得税一致,即以纳税人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后的余额为征税对象,这是本章教学需明确的基本思路。通过本章教学,应使使学生能够熟练而准确地进行应纳税额的计算。 重点内容有:纳税人身份判定,应税所得项目,税率,不同税目的费用扣除标准,应纳税额计算,减免税优惠,境外所得税额扣除,纳税办法。 难点问题是:费用扣除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确定,应纳税额计算中一些特殊问题等。
6.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
6.2应税所得项目
6.3税率
6.4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6.5应纳税额的计算
6.6税收优惠
6.7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扣除方法
6.8纳税申报及缴纳
土地增值税法
课时目标:重点内容有:征税范围的确定,增值额确定中的扣除项目规定,超率累进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
7.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7.2税率
7.3应纳税额的计算
7.4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
其他税法
课时目标:重点内容有:其他各税法的纳税人,征税范围(对象),计税依据,税收优惠。
8.1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及教育费附加
8.2资源税法
8.3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8.4耕地占用税法
8.5房产税法
8.6车船税法
8.7车辆购置税法
8.8印花税法
8.9契税法
8.10环境保护税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先学课程有:财政学、税收经济学、会计学。

证书要求

本课程采取百分制,60-79分为成绩合格,80-100分为成绩优秀。成绩合格和优秀的学员可以自愿申请认证证书,本课程不提供免费证书。

参考资料

1.《税法》,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当年 

2.《税收学》,高等学校通用教材,最新版本 

3.《中国税制》,王乔、姚林香,高等教育出版社 

4.《财政学》,陈共,中国财政出版社

5.《西方税收理论与实践》 曹立瀛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6.《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以及国务院颁布的其他各税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等


江西财经大学
11 位授课老师
陈荣

陈荣

教授

伍红

伍红

教授

万莹

万莹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