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192会计学原理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2月15日 ~ 2020年06月19日
学时安排: 12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24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江西财经大学程淑珍教授领衔的《会计学原理》课程拥有一流的教学团队,本课程为2018年(第二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江西省精品课程、江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7年授予江西省校际学分认定课程;会计既是一门技术,可以提供会计信息,又是商业语言,方便人们读懂、比较、利用企业的信息做决策。
江西财经大学程淑珍教授领衔的《会计学原理》课程拥有一流的教学团队,本课程为2018年(第二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江西省精品课程、江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7年授予江西省校际学分认定课程;会计既是一门技术,可以提供会计信息,又是商业语言,方便人们读懂、比较、利用企业的信息做决策。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会计学原理是一门融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应用型课程,是以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线,阐述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着重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本课程属先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

      (1)了解会计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2)被引领进入会计之门,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会计的性质、职能、对象,会计假设和会计基础;

      (3)能运用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熟练地进行基本业务操作,包括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的编制。

      (4)为以后学习、掌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融会贯通作辅垫的。

     本课程特色:与时俱进、通俗易懂

     本课程亮点:

(1)所有内容及视频全部更新

(2)视频授课老师与教材编写作者同步


授课目标

本课程通过视频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见面课或网络直播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及其他会计课程和有关管理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成绩 要求

考核方式:实行过程控制、及线上线下相结合,过程控制分即为平时分60%:线上30%、线下30%,期末分数占40%

(1)平时分占60%,采用过程控制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线上30%中国大学SPOC总成绩占20%总成绩百分制:单元测验30%、单元作业10%、线上讨论10%,期末考试50%;期中考试4%、视频学习6%。

线下30%:翻转课堂,小组PPT展示5%,慕课堂互动4%、慕课堂测验4%、慕课堂讨论4%、考勤5%、实训大作业8%

(2)期末考试:40%,采用线下闭卷考试方式,以本教学大纲规定的重点难点问题为考试的重点。其中单选15%、多选10%、判断10%、计算题15%、业务处理50%。

    (3)题源:题库随机组卷。

 注:线上成绩说明:

     (一)线上SPOC成绩,占线上总成绩的20%: 

            1. 完成每一章的单元测验题,分数与正确率有关,占总分30%。

      2.完成第2、3、7、8章的单元作业,与互评次数及正确率有关,占总分10%。

      3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占总分10%。

      4. 完成期末测试题,占总分50%。

    (温馨提示:请仔细阅读评分标准

     (二)线上期中考试4%

     (三)视频学习6%

        完成所有课程视频学习

     (四)合格证书要求:没有合格证书。

     (五)其他:对课程有特殊贡献的学员,可获得5~10分加分(课程总分100),包括参加课题且立项、积极帮助其他学员、积极帮助改进课程等。

         本校MOOC班学生:

        线上为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由上述2-5部分构成),占总成绩60%;

        线下为参加期末校考成绩:卷面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40%。

       祝你在中国大学SPOC《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中学得开心、学有所得、收获满满!


课程大纲
总论
课时目标:【学习目的与要求】1.深刻理解并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包括会计的含义、会计的内容、对象、职能和目标;2.理解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及会计的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3.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史、会计核算程序与方法、会计学及其分支的有关内容。
1.1 会计与会计环境
1.2 会计的基本概念(一)——会计含义与特点
1.3 会计的基本概念(一)——会计对象
1.4 会计的基本概念(二)——会计职能
1.5 会计的基本概念(三)——会计目标
1.6 会计的基本概念(四)——会计假设
1.7 会计的基本概念(五)——会计基础
1.8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一)——会计基本程序
1.9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二)——会计核算方法
账户与复式记账
课时目标:【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经济实体资金的运转方式及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2.了解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内容以及会计恒等式的内容运转方式。3.了解记账规则和会计分录的基本概念。4.明确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恒等式中各会计要素的影响及变化规律。5.掌握会计科目的作用及科目内容,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设置账户的必要性和基本结构。6.重点掌握借贷记账方法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会计分录及试算平衡。
2.1 会计要及其平衡关系(一)——资产负债表要素
2.2 会计要及其平衡关系(二)——利润表要素
2.3 会计要及其平衡关系(三)——会计恒等式
2.4 会计科目
2.5 设置账户
2.6 借贷记账法
2.7 会计分录
2.8 试算平衡
账户与复式记账的应用
课时目标:【学习目的与要求】1.理解账户的设置内容、经济业务的类型,掌握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应用。2.熟练掌握企业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包括投入资本和借入资本的核算,尤其是利息的核算。3.熟练掌握企业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内容,包括固定资产购建业务的核算、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深刻理解和掌握资产入账价值的计量、采购时是否当即付款的会计处理。 4.熟练掌握企业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固定资产折旧、其他费用、制造费用的分配与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与结转等。5.熟练掌握企业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以及销售费用的核算。6.熟练掌握企业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的核算,包括营业外收支(即利得与损失)、月末结转、所得税费用的计算与结转、利润分配的核算及年末结转等。
3.1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一)——投入资本核算
3.2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二)——借入资本核算
3.3 生产准备业务核算(一)——固定资产购建业务核算
3.4 生产准备业务核算(二)——材料采购业务核算
3.5 生产业务核算(一)——费用发生业务核算
3.6 生产业务核算(二)——制造费用与完工产品成本计算与核算
3.7 销售业务核算(一)——销售收入业务核算
3.8 销售业务核算(二)——销售成本、税金及附加与销售费用业务核算
3.9 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核算(一)——利润形成业务核算
3.10 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核算(一)——利润分配业务核算
账户分类
课时目标:【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账户分类的意义;2.掌握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3.熟练掌握账户按用途、结构的分类;4.理解账户按反映经济业务详细程度的分类。
4.1 账户分类概述
4.2 账户按照经济内容分类
4.3 账户按照用途和结构分类(上)
4.4 账户按照用途和结构分类(下)
会计凭证
课时目标:【学习目的与要求】1.熟练掌握记账凭证的内容和填制方法;2.熟练掌握主要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和审核要求;3.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与凭证审核的意义;4.了解会计凭证的种类,了解会计凭证传递和保管的一般程序和操作方法。
5.1 会计凭证概述
5.2 原始凭证的概述
5.3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5.4 记账凭证概述
5.5 记账凭证填制与审核
5.6 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会计账簿
课时目标:【学习目的与要求】1.熟练掌握各种日记账、分类账的账页格式、记账程序、记账规则;2.掌握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相互关系、平行登记要点;3.理解错账更正的意义,掌握错账类型及其适用的更正方法;4.理解会计账簿的概念、意义及分类;5.了解对账、结账的内容、方法。
6.1 会计账簿概述
6.2 日记账、分类账的设置要求与登记方法
6.3 会计账簿的启用与登记规则
6.4 错账查找与更正
6.5 对账与结账
6.6 账簿的保管
财产清查
课时目标:【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分类 2.掌握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和程序;3.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办法、“待处理财产损溢” 账户的核算内容和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4.掌握永续盘存制和定期盘存制的内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7.1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分类
7.2 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7.3 财产清查的程序与方法
7.4 财产清查结果的核算
财务报表
课时目标:【学习目的与要求】1.重点掌握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概念、作用、编制基础、基本结构及内容;2.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方法;3.掌握财务报表的意义、种类和编制要求;4.深刻理解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概念;5.理解几张主要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6.了解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作用、编制基础、基本结构、内容、编制方法以及财务报表附注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8.1 财务报表概述
8.2 资产负债表(一)——概述
8.3 资产负债表(二)——编制
8.4 利润表
8.5 现金流量表
8.6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报表之间的关系
8.7 财务报表附注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课时目标:【学习目的与要求】1.熟练掌握常用核算组织程序的具体内容与运用方法;2.掌握不同核算组织程序的种类、特点、适用范围;3.深刻理解凭证组织、账簿组织与核算程序的关系;4.理解会计核算程序及会计循环的概念。
9.1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9.2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
9.3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9.4 其他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
课时目标:【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的相关概念与内容;2.了解会计机构设置的重要意义与原则;3.熟悉会计机构的职责和组织形式;4.掌握会计人员的职责范围以及权限;5.了解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要求的相关内容;6.了解会计档案保管相关管理内容。
10.1 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概述
10.2 会计管理体制
10.3 会计规范体系
10.4 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
10.5 会计档案管理
11 信息技术与会计信息化
课时目标:【学习目的与要求】1.深刻理解信息技术在会计业务处理中引入计算机技术之后对会计的影响;2.理解并掌握数据与信息的关联、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3.了解会计信息系统及其层次关系、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XBRL 财务报告技术等基本知识。
11.1 信息技术及其对会计的影响
11.2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11.3 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应用
11.4 总账与报表模块操作流程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不需要先修课(具备高中知识即可)

学习本课程前,如果对与会计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如公司法、税法、公司业务流程等更好。




参考资料

配套教材:

《会计学原理》(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立体教材),张蕊主编、程淑珍副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2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订),2017年10月;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网站,《企业会计准则》,2006-2018;

3.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网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2018年;

4.  唐国平,《会计学原理》(第三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03月 ;

5.  夏冬林,《会计学》(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6.  陈少华,会计学原理(第五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

7.  陈少华,《会计学原理》学习指导与练习,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

8.  裘宗舜编著,《会计理论》,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年版;

9. 徐晔等,《会计学原理(第六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10. 徐晔,《会计学原理习题指南(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11. 约翰·J·怀尔德、肯·W·肖、巴巴拉·基亚佩塔,《会计学原理》(英文版)(第2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

12. (美)小威廉·J.布鲁斯,陆正飞译,《会计学精要(教程与案例)/三友会计名著译丛,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常见问题

Q :  如何开始本课程的学习?

A :  

(1)检索:搜索中国大学慕课网(MOOC)网址(https://www.icourse163.org/)或者百度“中国大学MOOC”。

(2)注册登录:点击右上角的注册按钮,已有中国大学MOOC账号的可以直接登录,没有账号的注册一个,可以通过手机、邮箱以及爱课程进行注册(不推荐使用163邮箱注册),建议选择用爱课程账号注册(注意完善个人信息),注册之后即可登录。

(3)选课:登录注册好的账号,检索“保险理论与实务”,选择立即参加。

(4)学习:登录成功后点击我的课程再点击该门课程即可进行学习,“课件”板块发布各种学习资料用于大家学习,“测验与作业”板块会显示测验与作业以及时间安排。

 

Q :  各学习板块的功能是什么?

A :  

(1)公告:该板块将会发布本课程相关的通知,方便同学们及时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动态。

(2)评分标准:该板块介绍了期末最终成绩的分数构成情况,以及各个内容的分数占比详细介绍。

(3)课件:该板块会发布教学视频、课件、测试、作业以及相关阅读资料用于大家学习。

(4)测验与作业:通过该板块可以直接进行测验与作业,同时还可以知道测验、作业、互评以及成绩公布的时间设置

(5)考试:该板块用于发布期中、期末考试内容

(6)讨论区:该板块供同学们就课程问题进行交流学习 

Q : 如何阅读富文本等pdf文件?



A : 建议大家下载pdf阅读器用于pdf的阅读 

Q : 用什么浏览器比较好?

A : 为了顺利地进行课程学习,建议将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火狐Firefox浏览器,及谷歌Chrome浏览器。

 

Q : 可以使用手机学习吗?
A :   目前可以通过手机App观看课程视频、阅读文档、参与测验、作业、讨论、随堂测验等,但视频中的驻点提问、视频外加字幕等,在手机端无法正常显示。由于作业需要手动填写内容,且手机端无法暂存,为保证作业能够顺利提交,建议作业的相关操作在网页端通过电脑进行参与。

 

Q :  如何完成测验?

A : 你可以选择在测试作业讨论区反映这一问题,如果问题较为普遍,课程老师与助教会给予反馈处理。



Q : 为什么有同伴互评?

A : 与测验不同,全部或部分课程作业将通过同伴互评产生成绩。同伴互评需要你去评价同课程同学的作业(你的作业也会被他人评价)。这一过程能保证你在课程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仍能得到及时的个人化的评价反馈,同时你也有机会观摩其它学员的作业,取长补短。 

Q : 如何进行同伴互评?

A : 

(1)提交:你需要准备并提交作业。在提交截止时间前,你可以多次提交作业,如果未能在截止时间前提交,你将因为作业未被评分而失去这部分的分数。提交后请确认是否提交成功(即看到作业已提交的提示信息),而不是仅仅保存了作业。

(2)互评:互评只有在提交截止时间过后才可以开始。因此,即使你提前上交了作业,也必须等待提交截止才能进行同伴互评。在这一阶段,你需要评价一定数量(通常是5份)来自同伴的作业,未参与或为完成互评都会扣除相应的分数 

Q :  同伴互评的成绩是如何得出的?

A : 为了避免同伴打分中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极端情况,系统将会在同伴所评定的分数中取中位数或者平均数,作为该份作业的最终得分。

 

Q : 如何参加考试?

A : 进入课程学习页面,点击左侧栏的“考试”,即可参加当前正在开放的考试。



显示全部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江西财经大学
7 位授课老师
程淑珍

程淑珍

教授

周冬华

周冬华

教授

郭华平

郭华平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