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6考研数学通关实战
认证学习
新闻写作
第10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9日 ~ 2025年07月16日
学时安排: 1-2
进行至第11周,共22周 已有 882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
spContent=写新闻是新闻记者、从事宣传报道人员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技能之一。“新闻写作”是新闻学专业非常重要的必修课。自媒体时代,很多单位都非常重视新闻宣传,建立了微信公众号之类的信息发布平台。学会写作新闻报道,未来在社会上和工作中一定有用武之地。 该课程适合具备基本的写作知识,且对新闻学理论有所了解的学生修读,也欢迎对新闻写作感兴趣、希望提高新闻写作技能的广大网友选修。学过该课程的学员表示,这门课“精彩”“有用”“有趣”,有些学员采写的作品已在新华社新华网、《中国青年报》和《半月谈》等报刊发表。 如果您想掌握新闻写作的有关知识和技能,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学习之旅吧!
写新闻是新闻记者、从事宣传报道人员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技能之一。“新闻写作”是新闻学专业非常重要的必修课。自媒体时代,很多单位都非常重视新闻宣传,建立了微信公众号之类的信息发布平台。学会写作新闻报道,未来在社会上和工作中一定有用武之地。 该课程适合具备基本的写作知识,且对新闻学理论有所了解的学生修读,也欢迎对新闻写作感兴趣、希望提高新闻写作技能的广大网友选修。学过该课程的学员表示,这门课“精彩”“有用”“有趣”,有些学员采写的作品已在新华社新华网、《中国青年报》和《半月谈》等报刊发表。 如果您想掌握新闻写作的有关知识和技能,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学习之旅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如果您有志于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但又苦于不会写新闻,那么这门课就是您的不二选择。该课程系江西省一流本科课程,是中国大学MOOC等线上课程平台唯一的“新闻写作”课程,主要讲述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写新闻”

课程团队包括高级职称教师5人,中级职称2人,其中4人具有博士学位。多位教师有新闻媒体任职或挂职经历,实践经验丰富。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课程特色如下:

1.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内容融入丰富的社会资源,体现新闻实务课的实践性、时代性和前沿性,反映新闻实务研究的最新成果。

2.全过程产教融合,聚焦实践能力培养,强化采写训练,强化与媒体合作,吸收记者转型的教师加入课程组。学员有好的作品,我们将向媒体鼎力推荐发表。

3.教学方法丰富,主要有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写作练笔、问题探究、交流互动、理论讲授等,线上互动主要形式为讨论、留言、提问和评课。

4.注重作业反馈与写作示范,特别设置“作业及反馈”“作品修改范例”和“产教融合成果展示”等专门内容,及时展示作业精细批改过程和学员成果,对线上学员进行远程指导与示范。

授课目标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初步具备消息通讯深度报道等各类新闻稿的撰写能力,能胜任新闻媒体和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的新闻写作工作;能运用新闻写作的相关理论独立分析、评价、欣赏各类新闻作品,把握作品的写作策略和艺术特征。

课程大纲
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课时目标:1.结合新闻写作,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真实性原则;2.了解新闻失实的具体原因,养成坚持新闻真实的意识;3.掌握用事实说话、再现场景、运用背景材料、使用“直接引语”等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真实: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一、真实是对新闻写作的第一位要求
二、真实性的层次及相关要求
三、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第二节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一、用事实说话
二、选择典型事实说话
三、再现场景
四、运用背景材料
五、“直接引语”的使用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课时目标:1.了解“广泛传播”和“版面组合”可能给新闻写作带来哪些限制;2.理解新闻写作时效性、可读性和针对性等要求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新闻写作:一种受限制的写作
第二节 新闻写作的具体要求
一、时效性:新鲜、快速、简短
二、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
三、针对性:信息、知识、思想
新闻写作的跳笔与过渡
课时目标:1.了解新闻写作中跳笔的具体涵义,能在新闻写作中运用跳笔的笔法;2.了解新闻写作中过渡的概念和作用,能在新闻写作中灵活运用过渡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节 新闻写作的跳笔
一、为什么用跳笔
二、如何运用新闻跳笔
第二节 新闻写作的过渡
一、新闻写作过渡的概念
二、新闻中过渡的作用
三、新闻写作过渡的方法和技巧
新闻语言
课时目标:1.理解新闻语言具体、准确、简明、通俗和生动等特点;2.了解新闻语言典型毛病的具体表现;3.能正确使用新闻语言写作新闻报道。
第一节 新闻语言的特点
一、具体
二、准确
三、简明
四、通俗
五、生动
第二节 新闻语言的典型毛病——“新闻腔”
一、各种似是而非的“新闻”
二、新闻语病的具体表现
新闻主题、材料和角度
课时目标:1.了解新闻主题的概念,理解新闻主题与新闻事实的辩证关系,掌握提炼新闻主题的方法;2.了解新闻材料的概念,会根据主题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新闻素材;3.了解新闻角度的概念,理解新闻为什么要有不同的角度,掌握发掘独家新闻的技巧。
第一节 新闻主题
一、什么是新闻主题
二、怎样提炼新闻主题
第二节 新闻材料
一、什么是新闻材料
二、如何选材
第三节 新闻角度
一、什么是新闻角度
二、新闻为什么要有不同的角度
三、如何发掘独家新闻
消息写作(一)
课时目标:1.了解消息的概念,理解消息六要素;2.了解消息的种类,理解消息的基本构成;3.理解正题、引题、副题等概念,会制作消息标题。
第一节 什么是消息
一、定义
二、消息六要素
第二节 消息的种类
第三节 消息的基本构成
第四节 标题
一、正题、引题、副题
二、正题、引题、副题的组合
消息写作(二)
课时目标:1.了解消息头,会写消息头;2.理解导语的概念和写作要求,会写各类导语;3.了解消息主体的概念;4.理解背景材料的概念,写作消息时会恰当运用背景材料;5.了解结语的概念;6.理解消息的各种结构形式,掌握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写法。
第一节 消息头
第二节 导语
一、导语及其作用
二、导语的种类及其写法
三、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主体
第四节 背景材料
一、对比性背景材料
二、说明性背景材料
三、注释性背景材料
第五节 结语
第六节 消息的结构
一、倒金字塔式结构
二、消息的其他结构
事件性消息写作
课时目标:1.了解事件性消息的特点和写作要求;2.了解动态消息的概念,会写动态消息;3.了解简讯的概念,会写简讯;4.具备会议新闻写作的创新意识,会写作会议新闻。
第一节 事件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事件性消息的定义
二、事件性消息的特点
第二节 动态消息
一、动态消息概述
二、动态消息写作
第三节 简讯
第四节 会议新闻
一、会议新闻概述
二、会议新闻写作
非事件性消息写作
课时目标:1.了解综合性消息、经验性消息、人物消息和述评性消息的概念和特点;2.会写作综合性消息、经验性消息、人物消息和述评性消息。
第一节 综合消息
一、综合消息概述
二、综合消息的特点
第二节 经验性消息
一、经验性消息概述
二、经验性消息写作
第三节 人物消息
一、人物消息概述
二、人物消息的特点
三、人物消息写作
第四节 述评性消息
一、述评性消息的特点
二、述评性消息写作
通讯写作的基本问题
课时目标:1.了解通讯的概念,理解通讯的特征及其与其他文体的区别;2.理解通讯的主题、结构和表达方式等基本要素,会写作通讯。
第一节 通讯的概念
第二节 通讯的特征
一、通讯的三大特征
二、通讯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第三节 通讯写作的基本要素
一、通讯的主题
二、通讯的结构
三、通讯的表达方式
四、通讯的标题
各类通讯写作
课时目标:1.了解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风貌通讯的特点;2.会写作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风貌通讯。
第一节 人物通讯
一、人物通讯的特点
二、人物通讯写作
第二节 事件通讯
一、事件通讯的特点
二、事件通讯写作
第三节 工作通讯
一、工作通讯的特点
二、工作通讯写作
第四节 风貌通讯
一、风貌通讯的特点
二、风貌通讯写作
特色通讯写作
课时目标:1.了解新闻特写、人物专访和花絮新闻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新闻特写、人物专访和花絮新闻的写作要点;3.会写作新闻特写、人物专访和花絮新闻。
第一节 新闻特写
一、特写的概念
二、新闻特写
三、新闻速写与新闻素描
第二节 人物专访
一、人物专访的概念
二、人物专访的特点
三、人物专访的写作要点
第三节 花絮新闻
其他类别新闻写作
课时目标:1.了解现场新闻、预告新闻和预测新闻、精确新闻的概念和特点;2.会写作现场新闻、预告新闻和预测新闻、精确新闻。
第一节 现场新闻
一、现场新闻的特点
二、现场新闻写作
第二节 娱乐新闻
第三节 预告新闻和预测新闻
一、预告新闻和预测新闻的概念
二、预告新闻和预测新闻的写作
第四节 精确新闻
一、精确新闻的概念
二、精确新闻的特点
二、精确新闻写作
深度报道写作
课时目标:1.了解深度报道的概念和基本类别;2.理解深度报道的深度与广度;3.掌握独立文体深度报道的特点与写作要点,会写作各类深度报道。
第一节 深度报道的概念
一、深度报道的定义
二、深度报道的分类
第二节 深度报道的理论探讨
一、深度报道的深度
二、深度报道的广度
第三节 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写作
一、调查性报道写作
二、解释性报道写作
三、深度人物报道写作
作品修改范例
课时目标:通过研读、比较,了解作品修改过程,把握作品修改方法,体会“作品是修改出来的”这句话的含义。
深度报道《爱心厨房》修改过程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具备基本的写作知识,且对新闻学理论有所了解

欢迎对新闻写作感兴趣希望提高新闻写作技能的广大网友选修。

参考资料

1. 刘明华. 新闻写作教程[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 《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组. 新闻采访与写作[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3. 刘海贵.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4. 胡小英. 新闻传媒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大全[M]. 北京: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7.

5. [美]盖伊·特立斯.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6. 刘建华. 一本书学会新闻写作[M].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

7. 刘冰.新闻报道写作[M]. 广州: 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

8. [美]门彻. 新闻报道与写作[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4.

9. 宫承波, 方毅华, 唐远清. 新闻业务[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

10. [美]威廉·E·布隆代尔.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第1版)[M]. 徐扬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6.

11. 赵凤华, 李彦峰. 新闻学学科精要与经典案例分析[M].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12. 张勋宗. 新闻写作实训教程[M].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

13. 罗础. 怎样采写好新闻(上)[M]. 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2015.

14. 王芳. 新闻采访与写作[M].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18.

15. 周胜林, 尹德刚, 梅懿. 当代新闻写作(第2版)[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

16. 李怀志. 新闻理论与实践[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17. 蔡章生. 新闻写作艺术探[M].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3.

18. 黄炜. 新闻采访写作[M]. 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

19. 施大鹏. 新闻写作词林[M].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9.

20. 张强, 张树林. 新闻语言的特点浅析[J]. 新闻传播, 2008(09).

21. 徐强.浅谈新闻写作中语言的锤炼[A]. 载刘建华, 桑世新, 王宏林主编, 前卫新闻论丛第3辑[C]. 黄河出版社, 2006.

22. 李崇德. 笔底耕耘录[M]. 武汉: 武汉出版社, 2010.

23. 张志安. 深度报道理论、实践与案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4. 周胜林. 高级新闻采访与写作[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5. 徐百柯. 冰点特稿[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26.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写作课:好故事的秘密[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

27. 杨瑞春,张捷. 南方周末特稿手册[M]. 广州: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 

28. 中国新闻奖网站, https://www.zgjx.cn/awards/ChinaNewsAward/index.htm.

常见问题

Q : 课程开课时长是几周?

A : 该课程时长为一学期,在校生一般学习16周,32课时( 其中授课14周,线下练笔、复习答疑1周,考试1周)。为了让广大社会学员,特别是后来加入课程的学员有充足的时间学习,课程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延长开放时间,每期一般 为19-20周。

Q : 不是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能学好新闻写作吗?

A : 新闻报道主要是叙事,有一定的规律、模式和方法。本课程对新闻写作方法作了较为全面且通俗易懂的阐述,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无论是否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线上坚持学习,积极互动提问,线下多多练笔,都可以学好新闻写作。

Q : 线上学习如何进行?

A : 线上的学习资源主要包括教学视频、PPT课件、教学案例、随堂测验、课堂讨论、每章之后的单元测验和最后的期末测试。学员进入中国大学MOOC网站,搜索“新闻写作”,加入我们的课程,之后灵活使用上述资源进行学习。其中观看教学视频,完成随堂测验和单元测验,参与网上讨论,都是必须环节,这些学习行为会折算成平时成绩。学习结束后还要参加在线考试。PPT和教学案例供学习时参考。有些案例篇幅较长,授课视频中只涉及到其中的部分内容。如要查看完整的案例,可自行下载。特别说明,案例均来自网络,仅用于教学。

Q : 课程成绩是如何评定的?有课程证书吗?

A :  60-84分为合格,85-100分为优秀。成绩在60-84分的同学,可根据实际需要申请认证合格证书,85-100分者可以申请认证优秀证书。证书仅提供电子版, 收费标准以平台的规定为准。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80%(其中单元测验50%,讨论互动30%)+期末考试20%。

讨论要求:在课堂交流区内回复至少14次,评论不计分,其他讨论区不计分。

江西财经大学
6 位授课老师
吴辉

吴辉

教授 博士

张细珍

张细珍

副教授

张庆胜

张庆胜

教授

推荐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AP

张帼奋

34584人参加

C语言程序设计

翁恺

893094人参加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

车万翔

129464人参加

C语言程序设计——快速入门与提高

吕春利

92413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