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与环境是园林、园艺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专业必修课,是在理解植物的细胞生长发育、器官形态建成、土壤肥力基础、气象因子调控、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组成特征的基础上,阐述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通过课程的学习与项目训练,使学生能对气象因子、土壤因子、群落因子等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辨识环境因子的方法,了解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掌握各种环境因子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技术,掌握植物识别、器官功能分析与环境因子调节的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勤于实践的开拓精神。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为园林、园艺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植物学基础。本课程对于深刻认识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着“贴近岗位,能力本位,知识够用,技能很强”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化知识的综合运用。
模块 | 单元 | 教学内容 |
模块1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 1-1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 1.植物环境的概念、组成和种类; 2.环境因子的作用与特点; 3.植物环境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 4.植物环境因子的调控措施和途径 |
模块2 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 2-1植物细胞 2-2植物组织 | 1.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植物细胞器的分布、类型和功能; 3.植物细胞的繁殖与特征; 4.植物组织的类型与发生; 5.植物分生组织和永久组织的功能差异 |
模块3 营养器官的结构和生长特性 | 3-1根的形态结构与生长 3-2茎的形态结构与生长 3-3叶的形态结构与生长 | 1.植物根的种类、根系类型及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 2.植物根、茎、叶的初生生长、次生生长和结构; 3.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差异; 4.茎与树形、茎叶之间的生长关系; 5.叶的种类和形态; 6.植物的运动,植物生长发育特点及相关性 |
模块4 植物的生殖器官 | 4-1植物的开花与结实 | 1.花的组成、花器官的形成与性别分化; 2.花芽分化与植物的成花诱导技术; 3.植物开花与传粉授精,花期调控技术; 4.种子、果实的形成和结构,种子的萌发 |
模块5土壤组成与理化性质 | 5-1土壤种类与识别 5-2土壤结构与特性 | 1.土壤组成与剖面形态; 2.土壤有机质及转化; 3.土壤改良与树种选择; 4.土壤水分调节与植物生理生长; 5.土壤化学性质 |
模块6植物水分、光照、温度的调控 | 6-1植物水分的调控 6-2植物光照的调控 6-3植物温度的调控 | 1.大气中水的形态变化; 2.植物水分生理,水分吸收、运输和消耗的途径; 3.植物与光的生态关系; 4.辐射强度测定,光能调控的途径; 5.温度与园林植物的生态关系; 6.温度测定,生产中温度的利用与调控途径 |
模块7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发育 | 7-1植物矿质营养的调节 |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2.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3.植物所需矿质元素的补充途径和方法; 4.园林植物常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 |
模块8园艺设施小气候与植物培育 | 8-1园艺设施小气候调控 | 1.园艺设施栽培的类型; 2.设施栽培植物的特点; 3.设施栽培条件下环境因子的差异和变化规律; 4.设施栽培小气候调节措施和方法 |
模块9植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 9-1植物群落构建 | 1.植物群落的生物因子种类和功能; 2.植物群落的组成特征与动态变化; 3.城市园林植物群落; 4.植被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和功能 |
该课程具有与其他相关课程关联度较高的特点,是在修完植物识别、植物生理后的又一门核心能力课程。本课程对学生开展植物选择、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等提供理论与技能指导。
1.园林植物环境(重庆大学出版社)
2.植物生长与环境(高等教育出版社)
3.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