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期末不挂科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微生物学实验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7月14日 ~ 2020年12月30日
学时安排: 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9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微生物个体微小,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它们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这些小生物给我们带来烦恼的同时,也为我们生活提供了便利,它们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微生物学实验》这门课程带你走近微生物,通过亲自观察和实践,揭开微生物的神秘面纱,看到崭新的、五彩缤纷的微生物世界!
微生物个体微小,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它们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这些小生物给我们带来烦恼的同时,也为我们生活提供了便利,它们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微生物学实验》这门课程带你走近微生物,通过亲自观察和实践,揭开微生物的神秘面纱,看到崭新的、五彩缤纷的微生物世界!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微生物学作为生物学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集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为一身, 是多学科交叉发展迅速的前沿研究领域。微生物学实验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不仅可以不断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水平, 进一步强化该门课程的基础知识, 还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同学和老师合作的能力、观察与分析的能力, 同时在自主设计型实验中, 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 这些都是作为一个生物学专业或是食品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不只是一门课, 它也是为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打开科研事业的一枚钥匙, 是学生们从事相关专业的“护照”。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根据微生物独特的形态、生理、繁殖特征设计的。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对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形态、大小、培养方式、繁殖方式等基本特征有直观识别,巩固和补充课堂理论学习;同时强化对微生物学基本实验设备的规范操作训练、学习不同染色方法的使用和实验过程各阶段系统的无菌操作概念的建立。本课程通过实验原理讲解和实验操作示范呈现教学内容。教师讲解原理时贴近学生生活体验,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验操作示范部分,以微距近景呈现完成实验流程,加强学生对实验操作细节和整体实验设计的理解和掌握。





授课目标

1. 巩固和补充微生物学课程理论学习;

2. 强化学生对微生物学基本实验设备的规范操作训练;

3. 学习微生物不同染色方法的使用;

4. 学习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5. 建立无菌的概念,熟练无菌操作。

成绩 要求

总成绩在60分-79分为合格。

总成绩在80分-89分为良好。

总成绩在90分-100分为优秀。

课程大纲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
课时目标:1.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操作。2. 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3. 认识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基本原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4 实验操作步骤
1.5 实验报告及要求
微生物的简单染色原理
课时目标:1. 学习微生物(涂片)制片,染色原理和染色的基本操作技术。2. 掌握微生物的一般(简单)染色法。3. 巩固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基本原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4 实验操作步骤
1.5 实验报告及要求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课时目标:1.学习微生物(涂片)制片,染色原理和染色的基本操作技术。2.掌握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3.巩固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基本原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4 实验操作步骤
1.5 实验报告及要求
细菌鞭毛染色
课时目标:1.学习并初步掌握鞭毛染色法。2.学会观察细菌鞭毛的形态特征。3.巩固显微镜操作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基本原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4 实验操作步骤
1.5 实验报告及要求
细菌芽孢染色
课时目标:1.学习并掌握芽胞染色法。2.初步了解芽胞杆菌的形态特征。3.巩固显微镜操作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基本原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4 实验操作步骤
1.5 实验报告及要求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定
课时目标: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2.掌握酵母菌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的区别。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基本原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4 实验操作步骤
1.5 实验报告及要求
霉菌的形态观察
课时目标:1.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2.了解四类常见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基本原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4 实验操作步骤
1.5 实验报告及要求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课时目标:1.学习并掌握观察放线菌形态的基本方法;2. 初步了解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基本原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4 实验操作步骤
1.5 实验报告及要求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课时目标:1、学习并掌握显微测微尺的使用方法。2、掌握对不同形态细菌细胞大小的分类学基本要求,增强对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感性认识。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基本原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4 实验操作步骤
1.5 实验报告及要求
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
课时目标:1.学习并掌握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2. 学会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细胞进行计数。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基本原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4 实验操作步骤
1.5 实验报告及要求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课时目标:1.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和方法,掌握其配制过程。2.了解高压蒸汽灭菌的基本原理,学习其操作方法。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基本原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4 实验操作步骤
1.5 实验报告及要求
大分子物质的水解实验
课时目标:1. 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大分子的水解能力的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有着不同的酶系统。2. 掌握进行微生物大分子水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基本原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4 实验操作步骤
1.5 实验报告及要求
糖发酵实验
课时目标:1. 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重要作用。2. 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基本原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4 实验操作步骤
1.5 实验报告及要求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课时目标:1. 了解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化学消毒剂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2. 学习抗菌谱试验基本方法。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基本原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4 实验操作步骤
1.5 实验报告及要求
碱性蛋白高产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酶活性测定
课时目标:学习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自然界分离胞外蛋白酶生产菌的方法、摇瓶液体发酵基本技术和酶活力测定基本方法。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基本原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4 实验操作步骤
1.5 实验报告及要求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基础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学理论知识


参考资料

沈萍,陈向东主编,《微生物学实验》(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黄秀梨,辛明秀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指导》(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沈萍,陈向东主编,《微生物学》(第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常见问题

Q: 如果我没有条件做实验,请问如何学好该课程?

A: 这门课程最佳学习方式是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学习。如果你没有条件实现动手操作实验,建议你认真学习实验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实验操作演示视频,以及课程提供的大量图片(例如,学生眼里的”显微世界“);认真完成作业与单元测验;此外你还可以通过平台咨询教学团队老师,我们会针对你的提问及时给予解答。




南昌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孔召玉

孔召玉

副教授

吴丽萍

吴丽萍

教授

袁建赣

袁建赣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