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学》是适用于大学本专科院校人文学科领域的美学课程,也可用作艺术素质教育的通用教材和艺术类专业的专业教材。课程通过考察艺术审美活动中人、物、思、象、境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来理解美。在具体内容上,采用理解和案例结合的方式,将艺术活动作为审美活动的基础以及美学研究的核心,力求浅近,条理清晰,营造学生进入美学讨论的语境。并通过艺术实践环节强化理论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美学知识;了解艺术美学的自然、科学、色彩三观;考察审美活动;进行审美思考;欣赏到不同艺术门类的经典作品;锤炼对艺术之境的理解;理解中国艺术审美特质和艺术表达技巧;提升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树立具有生命情怀和美学力量的艺术观。
第一章 艺术美学基本概念
1.1 艺术美学
1.2 美
1.3艺术
1.4艺术美
课程课件
第二章 艺术与自然观
2.1 西方艺术与自然观
2.2 中国艺术与自然观
课程课件
(韩玉洁老师作业)立象以尽意——焦桐苑花境地设计
第三章 艺术与科学
3.1 艺术与科学的共通性
3.2 科学美
3.3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课程课件
第五章 艺术审美对象
5.1 艺术审美对象与艺术意蕴
5.2 艺术审美对象与艺术形式
课程课件
茶之美:碗转曲尘花(韩玉洁老师的作业)
第四章 艺术与色彩
色彩基本知识及中西艺术中的色彩观
课程课件
第六章 艺术审美活动
6.1 审美活动中的审美意识
6.2 审美心理学中的主要流派
课程课件
第七章 艺术审美形态之绘画美
7.1 艺术审美形态的层次结构
7.2绘画美的表现
课程课件
第八章 艺术审美形态之书法美
8.1 书法及书法艺术
8.2 书法的审美创造
课程课件
诵读与书写:经典文本中的水印记(韩玉洁老师作业)
模仿与创作:黄河符号的水墨阐释
第九章 艺术审美形态之建筑美
9.1 建筑美与建筑意象
9.2 建筑审美的特殊方式
9.3 建筑审美的影响因素
课程课件
第十章 艺术审美形态之园林美
10.1 园林基本常识
10.2 园林美的形成及表现
课程课件
第十一章 艺术审美境界
11.1 艺术审美境界思想的发展
11.2 立象以尽意——艺术审美境界的实现
课程课件
课程参考视频
大河新韵——茶席设计中的黄河符号表达
美学原理+ 艺术门类相关技艺
1. 《美学原理》,叶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3.《美学十五讲》,朱良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4.《美学十五讲》,凌继尧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5. 《美学概论》,王朝闻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6.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7. 《艺术美学》,杨成寅著,学林出版社
8.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 《无言之美》(第二卷),朱光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0.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1.《艺术哲学》,丹纳,北京大学出版社
12.《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
13.《艺术学概论》,彭吉象,高等教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