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考研全科400分攻略
汽车原理与构造
第6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2年02月21日 ~ 2022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3~4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61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0)
spContent=提供汽车与拖拉机构造与原理的系统化教学资源,兼顾普及性与专业性。下可适用于科普性质车辆知识传播,使学习者掌握基本使用与维护方法,具备初级的鉴赏与评估能力;上可定位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为车辆设计与制造、运用及修理、营销和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业学生,以及行业技术人员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
提供汽车与拖拉机构造与原理的系统化教学资源,兼顾普及性与专业性。下可适用于科普性质车辆知识传播,使学习者掌握基本使用与维护方法,具备初级的鉴赏与评估能力;上可定位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为车辆设计与制造、运用及修理、营销和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业学生,以及行业技术人员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黑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黑龙江省高校优质课程联精品线上线下课程

  教育部农业工程教指委首批专业核心在线开放课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车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中国汽车年产销已双超200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拖拉机年产销200万台,名列世界前茅;近年,与汽车、拖拉机极具亲缘关系的工程机械,更是异军突起,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车辆工程产业规模极其庞大,产业链长,对专业人员需求旺盛。

       本课程以汽车与拖拉机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为主要内容,采用模块化章节设计与内容编排,兼顾普及性与专业性,全面适应并满足不同目的、不同学历基础的人群学习需求。下可适用于科普性质的汽车知识传播,使学习者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与工作过程,掌握基础的使用与维护方法,具备初级的鉴赏与评估能力;上可定位于车辆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习或从事汽车与拖拉机及相关装备的研发、制造、运用、管理的学生,以及行业技术人员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课程注重全面性、时效性和普遍性,设置有综述、发动机、底盘、电器、扩展等5篇共22个技术章节,在系统讲述汽车与拖拉机组成构造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扩展”篇附加介绍工程机械以及最新的电动汽车技术,拓展知识、提高适应能力,打造民用车辆工程领域有关基础结构与原理方面最完整的在线课程。

       在线资源可适用于“汽车拖拉机学”“汽车原理”“车辆构造”“汽车原理与构造”等不同名称的专业课程。同时,针对学习对象及其专业背景的不同,课程提供多种学时的模块组合,各学校可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选择对应教学大纲及知识点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   

       课程除用于高等学校专业教学与综合素质选修外,也可为车辆设计与制造、运用及修理、营销或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以及具有中等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技师及驾驶员提供知识更新与能力进阶的学习帮助。


建设理念:

在线资源:


大纲说明:


思维导图:


学习人群:


  辆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的高校学生;

 ◆ 有意愿了解车辆工程技术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的高校其他类专业学生;

 ◆ 车辆工程领域具有知识更新、技能辅助,以及岗前培训需求的行业工程师。

显示全部
授课目标

大众科普: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与工作过程,掌握基础的使用与维护方法,具备初级的鉴赏与评估能力;

专业教学:系统掌握汽车与拖拉机的构造与原理,了解工程车辆与电动汽车技术,为从事车辆工程及相关装备的研发、制造、营销、运用、服务、管理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课程大纲
汽车基本知识(综述篇之一)
1.1 定义与分类
1.2 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1.3 发展历史
1.4 型号编制规则
1.5 车辆识别代码
拖拉机基本知识(综述篇之二)
2.1 定义与分类
2.2 总体构造
2.3 发展历史
2.4 型号编制规则
发动机基本知识(发动机篇之一)
3.1 概述
3.1.1定义与分类
3.1.2总体构造
3.2基本工作原理
3.2.1 基本术语
3.2.2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3.2.3 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3.2.4 多缸发动机
3.3主要性能指标
3.3.1 指示性能指标
3.3.2 有效性能指标
3.3.3 强化性能指标
3.3.4环境性能指标
3.3.5耐久性能指标
3.4 型号编制规则
机体零件与曲柄连杆机构(发动机篇之二)
4.1 机体零件
4.1.1 机体与下曲轴箱
4.1.2 气缸与气缸套
4.1.3 气缸盖与气缸垫
4.2 曲柄连杆机构
4.2.1 活塞连杆组
4.2.2 曲轴飞轮组
换气系统(发动机篇之三)
5.1 概述
5.1.1功用与组成
5.1.2充量系数
5.2 配气机构
5.2.1 机构类型
5.2.2 机构组成
5.2.3 气门间隙与配气相位
5.3 进气系统
5.3.1 空气滤清器
5.3.2 进气歧管
5.4 排气系统
5.4.1 排气歧管与消声器
5.4.2 废气净化装置
5.5 发动机增压技术
5.5.1 增压目的与原理
5.5.2 增压方式
5.5.3 废气涡轮增压技术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发动机篇之四)
6.1 概述
6.1.1 供油系统指标
6.1.2 可燃混合气形成
6.1.3 燃烧室
6.2 传统燃油供给系统
6.2.1 喷油器
6.2.2 喷油泵
6.2.3 调速器
6.3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6.3.1 分类与组成
6.3.2 喷油量控制原理
6.3.3 高压共轨技术
6.4 辅助装置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发动机篇之五)
7.1 概述
7.2 燃油喷射系统
7.2.1 电磁式喷油器
7.2.2 冷起动喷嘴与热时间开关
7.2.3 压力调节器
7.2.4 油箱与滤清器
7.2.5 输油泵
7.3 进气传感与调节
7.3.1 空气流量传感器
7.3.2 快怠速阀
7.4喷射控制系统
7.4.1 喷油正时与喷油量控制
7.4.2 传感器
7.4.3 故障诊断与保险
汽油机点火系统(发动机篇之六)
8.1 概述
8.1.1 原理与功用
8.1.2分类
8.2 传统点火系统
8.2.1工作原理
8.2.2主要部件
8.3 电子点火系统
8.3.1组成与工作原理
8.3.2 点火信号发生器
8.3.3 电子点火器
8.3.4 电容蓄能式电子点火系统
8.4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8.4.1 有分电器式
8.4.2 无分电器式
润滑系统(发动机篇之七)
9.1 概述
9.1.1 润滑方式
9.1.2 润滑剂种类与选用
9.2 系统组成与油路
9.2.1 系统组成
9.2.2 机油路
9.3 主要零部件
9.3.1 机油泵
9.3.2 机油滤清器
9.3.3 机油冷却器
冷却系统(发动机篇之八)
10.1 概述
10.1.1 功用与分类
10.1.2 冷却液
10.2 系统基本组成
10.2.1 液体冷却系统
10.2.2 风冷却系统
10.3液体冷却系统主要部件
10.3.1 水泵
10.3.2 散热器
10.3.3 冷却调节装置
起动系统(发动机篇之九)
11.1 概述
11.1.1 起动方式
11.1.2工作原理
11.2 电起动系统
11.2.1电动机
11.2.2传动机构
11.2.3控制装置
11.2.4控制电路
11.2.5 电压转换开关
11.3 起动辅助装置
11.3.1 作用与类型
11.3.2 主要部件
传动系统(底盘篇之一)
12.1 概述
12.1.1功用
12.1.2 型式与布置方案
12.2 离合器
12.2.1 功用与类型
12.2.2组成与工作原理
12.2.3 基本构件
12.2.4 操纵机构
12.3 手动变速器
12.3.1 齿轮箱
12.3.2 同步器
12.3.3 分动器
12.3.4操纵机构
12.4 自动变速器
12.4.1 液力机械变速器
12.4.2 动力换档齿轮箱
12.4.3 液力耦合器
12.4.4 液力变矩器
12.5 无级变速与双离合变速器
12.5.1 无级变速器
12.5.2 双离合变速器
12.6 万向传动装置
12.6.1 功用与应用
12.6.2 万向节
12.6.3 传动轴
12.7 驱动桥
12.7.1 功用与类型
12.7.2 主减速器
12.7.3 驱动轮轴与半轴
12.7.4 桥壳
车身与车架(底盘篇之二)
13.1 车身
13.1.1 功用与类型
13.1.2 壳体结构
13.2 车架
13.2.1 边梁式车架
13.2.2 中梁式车架
13.2.3 综合式车架
13.2.4 其他类型车架
行驶系统(底盘篇之三)
14.1 概述
14.1.1 功用与分类
14.1.2 行驶原理
14.2 车桥
14.2.1 转向桥
14.2.2 转向驱动桥
14.2.3 前轮定位
14.3 车轮
14.3.1轮辋
14.3.2 轮胎
14.4 悬架
14.4.1 作用与分类
14.4.2 非独立悬架
14.4.3 独立悬架
14.4.4主要元件
转向系统(底盘篇之四)
15.1 转向方式与条件
15.2 偏转车轮转向系统
15.3 动力与助力操纵系统
15.4 履带车辆转向机构
15.5 其它类型转向机构
制动系统(底盘篇之五)
16.1 概述
16.2 制动器
16.3操纵机构
16.3.1 液力制动操纵机构
16.3.2 气压制动操纵机构
16.4 防抱死制动控制
工作装置(底盘篇之六)
17.1 牵引装置
17.2 动力输出装置
17.3 液压悬挂系统
17.3.1 功用与组成
17.3.2 悬挂机构
17.3.3 液压与控制
车载电源(电气篇之一)
18.1 概述
18.2 蓄电池
18.2.1 作用与分类
18.2.2构造与型号
18.2.3 工作原理
18.2.4 容量与影响因素
18.3 交流发电机
18.3.1 构造与原理
18.3.2 工作特性与型号
18.4 电压调节器
18.4.1 作用与原理
18.4.2 型号与分类
照明与信号系统(电气篇之二)
19.1 概述
19.2 灯具
19.2.1 种类与用途
19.2.2 规范与要求
19.3 前照灯
19.4 信号系统
仪表与信息系统(电气篇之三)
20.1 概述
20.2 仪表
20.3 信息系统
混合动力与电动汽车(扩展篇之一)
21.1 概述
21.2 混合动力汽车
21.3 动力蓄电池电动汽车
21.4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工程车辆(扩展篇之二)
22.1 概述
22.2 装载与挖掘
22.3 运载车辆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 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常见问题

Q :  我该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A :  (1)首先您要注册一个中国大学MOOC的账号。

(2)您需要有一定的上网条件,能够流畅的观看教学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您可以选择在PC端登陆我们的网页, 也可以选择下载手机客户端来学习。


Q :  我是新手,能否给我一些学习建议?

A :  (1)我们的课程采用MOOC的方式授课,因此您可以自由安排您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但我们仍旧希望您每周能都有固定的时间持续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根据人的记忆曲线显示这种规律的学习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您的学习质量。

(2)学习的过程比较容易,为了检验您的学习成果,我们的课程团队会在课程章节结束后布置测验或作业,希望您尽可能的按时独立完成。如果有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您可以继续回看复习课程。

(3)希望您能够积极参与课程的讨论,与各位学习者一起煮酒论英雄。在讨论的过程中,不光可以对课程所学内容温习内化,还能互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相信您一定会有额外的收获。



Q :  课程会不会很难、很枯燥?

A :  (1)我们的课程都是老师经过精心设计拍摄制作而成,并且由于是MOOC的方式,所以课程拆分成了不同的知识点,学习起来一点也不费劲。

(2)我们的课程多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授课方式,课程中也有许多案例的呈现,相信会给学习者带来诸多方面的启发。我们也将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支持学习者将研究发现转化为实践,改进自身教学。

东北农业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刘宏新

刘宏新

教授、博士生导师

尚家杰

尚家杰

工程师

张鸿琼

张鸿琼

讲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