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分子生物学是生物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以基因为核心、遗传信息流动的中心法则为主线,通过真核与原核生物对比,研究DNA、RNA、蛋白质生物大分子结构、合成与功能的科学,在分子水平上阐释遗传信息转录、翻译、重组、突变、损伤修复、选择性表达等精细分子机制的核心知识和前沿理论。理论和技术更新迅速、经典与前沿交织,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内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渗透的前沿活力课程。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承前启后,既以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为基础,又为基因工程技术与原理、表观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等课程提供支撑,是从分子水平揭秘生命现象本质、干预生命的基础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的兴趣,养成科学创新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知识发现科学问题、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的综合能力。
分子生物学是生物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以基因为核心、遗传信息流动的中心法则为主线,通过真核与原核生物对比,研究DNA、RNA、蛋白质生物大分子结构、合成与功能的科学,在分子水平上阐释遗传信息转录、翻译、重组、突变、损伤修复、选择性表达等精细分子机制的核心知识和前沿理论。理论和技术更新迅速、经典与前沿交织,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内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渗透的前沿活力课程。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承前启后,既以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为基础,又为基因工程技术与原理、表观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等课程提供支撑,是从分子水平揭秘生命现象本质、干预生命的基础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的兴趣,养成科学创新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知识发现科学问题、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的综合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内化涉及调控生物基因组稳定、复制、转录、翻译、重组、突变、修复、选择性表达等精细分子互作机制的核心知识和前沿理论;融通生物科学核心课程的科学原理,构建系统逻辑、接轨前沿的课程知识体系,获取从分子水平上解析生命现象与生物学规律的知识储备。
运用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开展研究的试验设计逻辑和数据分析方法。提升批判性思维、持续自主学习及知识迁移、应用、创新能力,通过内化知识的迁移应用解答特定生命现象背后分子生物学机制。
强化核心素养,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公民品格、文化自信、生态文明、法治意识、全球视野、责任担当、公共参与等维度塑造自我。
创新比知识追赶重要、知识在大脑中的合理存在结构远比其储存的绝对数量重要,自主知识建构能力是创新的基石。教学内容设计以基因为核心、中心法则为主线,既强调基本理论传授和实践技能培养,又重视热点问题研讨,跟踪学科发展动态,达到授课内容与最新进展的零时差,靶向自主知识建构能力培养。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内化涉及调控生物基因组稳定、复制、转录、翻译、重组、突变、修复、选择性表达等精细分子互作机制的核心理论知识和学科前沿进展成果;融通生物科学核心课程的科学原理,构建系统逻辑、接轨前沿的课程知识体系,获取从分子水平上解析生命现象与生物学规律的知识储备。
能力目标:熟练运用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开展研究的试验设计逻辑和数据分析方法。提升批判性思维、持续自主学习并反思、开展试验设计并解答特定生命现象背后分子机制的能力;获得知识迁移应用创生能力。
提升阅读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文献,并能归纳、分析,拓展知识面。
价值目标:立足学科和行业领域,成为具有世界胸怀、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专业文化自信、科学精神、彰显兴学强国使命担当的创新人才;养成探索求实、诚信合作、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人格品质。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以部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和化学奖的里程碑事件作为纽带,使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发展历史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内化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研究内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1.1 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
1.2 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及里程碑式事件。
1.3 分子生物学支撑学科的崛起与遗传物质揭秘。
1.4 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三大转折与21世纪发展趋向。
基因概念的演变与发展
课时目标:对基因概念的演变与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脉络,领悟基因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概念。
2.1 基因概念的演化发展。
2.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3 DNA双螺旋结构。
2.4 DNA的变性与复性。
2.5 断裂基因与重叠基因。
2.6 转座子。
2.7 假基因与伪假基因。
DNA复制
课时目标:内化DNA复制的基本特征、基本机制;熟知参与DNA复制相关没及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注重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差异。
3.1 DNA复制的基本特征。
3.2 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
3.3 DNA复制的终止。
3.4 DNA复制的调控。
RNA转录
课时目标:内化有关RNA转录的概念、特点、RNA聚合酶功能;领悟RNA转录及其加工的基本生物学过程与分子机制;理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机制差异进化。
4.1 转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4.2 转录酶学——RNA聚合酶。
4.3 转录起始。
4.4 转录延伸。
4.5 转录终止。
4.6 RNA加工。
蛋白质翻译
课时目标:内化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分子过程与具体机制。
5.1 蛋白质合成的体系。
5.2 遗传密码及其简并性。
5.3 多肽的合成过程。
5.4 保证蛋白质翻译准确起始的机制。
5.5 多肽链的加工与运输。
基因的表达调控
课时目标:每一种生物都有大量的基因,这些基因的准确时空特异性表达对生命体是十分重要的,基因可以经不同的途径被调控。领悟并内化调控基因表达方式的分子机制。
6.1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理论与模式。
6.2 不利生长条件下的应急反应。
6.3 操纵子调控的综合实例。
6.4 DNA重排与基因表达。
6.5 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6.6 翻译水平上的调控。
6.7 翻译后的基因表达调控。
6.8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殊类型。
DNA损伤、修复、突变及同源重组
课时目标:内化基因突变与重组的基本机制,以及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7.1 基因突变的类型及损伤因素。
7.2 生物体保证稳定遗传的机制。
7.3 基因重组交换的分子机制。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选用教材:(1)Robert F. Weaver. Molecular biology(5e)(ISBN 978-0-07-131686-6). McGraw -Hill Companis,2013
(2)郑用琏.基础分子生物学(第3版)(ISBN 978-7-04-049872-1).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参考书:(1)Jocelyn E. Krebs. Gene XII(ISBN 978-7-04-048689-6).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James A. Watson.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7e)(ISBN 9780321762436). Cold Spring Harbor,2014
(3)Micheael M. Cox等. Molecular Bi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2e)(ISBN-13 978-1464126147). Macmillan Learning,2015
(4)朱玉贤等.现在分子生物学(5e)(ISBN 9787040513042).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相关资料:Nature,Cell,Science,Nucleic Acids Research,RNA Biology,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遗传学报等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