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的历史走来,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材料已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志。
直至今天,材料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石,仍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无论在航空航天、桥梁还是精密机械等领域,结构材料都是现代工业进步的支柱。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系统介绍材料力学行为微观本质与宏观规律之间关系的科学,为学习者准确认知材料的强度、韧性变化规律的微观机理,以及科学运用于实际工程提供专业理论。对于研发新材料、挖掘材料潜力和保证结构材料使用安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习材料的力学性能,感受材料的深层魅力,从材料的微观机理认知其力学行为及规律。同学来吧!让我们在求知和探索中构筑起知识大厦,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感受材料的力学性能之独特魅力!
1、 掌握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关键影响因素,培养学生对材料力学行为的宏观规律及性能指标的理解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使学生综合运用材料学相关知识解决材料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 、能够结合材料科学相关基础知识,比较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等条件下力学性能存在差异的本质,培养学生对材料强化与韧化机理的探究能力及材料学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
3 、在了解材料力学性能基础知识和机理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新材料研发和现有材料挖潜的实际工程特定问题需要,培养学生材料强韧化工艺设计能力,并针对实际工程问题的设计需求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在掌握材料力学性能基本原理、了解材料强韧学的基础知识基础上,能够根据材料设计需求对实际问题给出合理的机理分析,并能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与解决方案。
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曾修过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学及热处理、工程力学等课程。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课程教材:
王磊[主编], 材料的力学性能(第4版)[M],北京/沈阳: 化学工业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2022.
辅助参考教材:
[1] T. L. Anderson, Fracture Mechanics[M]. CRC Press, 2002.
[2] T. Kobayashi, Strength and Toughness[M]. Springer, 2004.
[3] 郑修麟[主编], 材料的力学性能[M].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
[4] 冯端, 等[著], 金属物理学(第三卷)[M]. 科学出版社, 1999.
[5] 哈宽富[编著], 金属力学性质的微观理论[M]. 科学出版社, 1983.
Q : 测试中的填空题,如果所填的答案正确但与标准答案不完全一致是否可以得分?
A : 客观题是由系统直接给分,系统中对于填空题的答案的要求较为严格,为了保证公平性,也为了试题类型的多样性,本课程测试中保留填空题。在系统评分后,由助教检查各位学员的答题情况,若回答正确但系统未给分,会在后台给其加上相应的分数,但是存在错别字的答案不得分。
Q : 各章节的学习任务提交周期如何安排?
A : 本课程按照教学大纲,自开课日起,以周为周期更新学习内容(包括课程视频、讨论题、单元作业和单元测试),学期初,为了保证各位学员能够及时完成任务获得分数,前两周个周期的作业及测试提交周期设置为三周;自第三个周期起,作业及测试的提交周期将改为两周;作业互评周期为一周;期末考试周期为一周。望各位学员关注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及时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相应的成绩,超期将无法获得成绩。
Q : 单元作业需要手写答案吗?
A : 为了避免作弊,建议手写答案,并拍照上传。若有未手写答案,且答案相同者,视为抄袭,并进行零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