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土地特性、人地关系以及与土地相关的经济问题。本课程将围绕基础理论、土地利用和土地制度三大部分展开深入浅出地讲授。根据教材《土地经济学》第三版,本课程共设计了14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土地的概念和特性、人地关系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土地资源配置、土地集约利用、土地规模经营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等。希望大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全面系统地认识和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土地现象,并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释实际发生的土地问题。
(1)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
(2)平时成绩占40%,包括单元测验、单元作业和课后讨论;
(3)期末考试占60%;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土地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土地的特性与概念
第二章 人地关系理论
第一节 人地关系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马尔萨斯人口经济理论及其评价
第三节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
第三章 土地市场理论
第一节 土地供给
第二节 土地需求
第三节 土地供需平衡
第四节 土地市场的价格机制
第四章 地租理论
第一节 地租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级差地租的概念和形式
第三节 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
第五章 地价理论
第一节 土地价格理论
第二节 土地价格的特征
第三节 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外部性理论和土地资源非市场价值
第一节 土地利用外部性内涵与理论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内涵
第三节 非市场价值评估
第七章 土地资源利用概论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的目标
第二节 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土地分类的标志和方法
第八章 土地资源配置
第一节 土地资源配置的三维结构框架
第二节 土地非农化代价性和过度性损失
第三节 阿朗索地租模型
第九章 土地报酬规律与集约利用
第一节 土地报酬规律
第二节 土地集约利用与评价
第三节 中国土地集约利用
第十章 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
第一节 土地规模经济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评价(1)
第三节 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评价(2)
第十一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三节 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
第十二章 中国各类土地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 农用地可持续利用
第二节 建设用地持续利用
第十三章 土地制度概论
第一节 土地制度的概念和内涵
第二节 土地制度的功能
第十四章 土地产权制度
第一节 产权的概念及内涵
第二节 土地产权体系的构成
第三节 中国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
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对土地的概念和特性有一些了解和认识。
曲福田,《土地经济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