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高等农业院校中农科类、理科类、生物医学类等学科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它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个二级学科进行全面整合;形成以基本理论为主线,通过四大平衡和四大滴定串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系统介绍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溶液的理论、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热力学、动力学和化学平衡等)、物质结构理论、分析化学概论、四大化学平衡及其滴定原理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作为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以及应用,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
本课程百分制,期末考试60%,平时成绩40%(视频学习与测试10%+单元测验15%+作业15%)
第一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1.1 气体
1.2 分散系
1.3 溶液浓度的表示
1.4 溶液的依数性(1)
1.5 溶液的依数性(2)
1.6 电解质溶液
1.7 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1.8 胶体的性质
1.9 胶团的结构
1.10 胶体的稳定性
第一章测验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2.1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化学反应热
2.4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5 化学反应热计算
2.6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2.7 熵的问题
2.8 热力学第二定律
2.9 吉布斯自由能和自由能变
2.10 化学反应等温式
2.11 化学平衡
2.12 化学平衡移动
第二章测验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
3.1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
3.2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3.3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4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
3.5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6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三章测验
第四章 物质结构
4.1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4.2 四个量子数
4.3 波函数
4.4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4.5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4.6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4.7 离子键
4.8 共价键
4.9 杂化轨道理论
4.10 分子间的作用力
4.11 氢键
第四章测验
第五章 分析化学概述
5.1 分析化学概述
5.2 误差问题
5.3 提高分析结果的方法
5.4 有效数字
5.5 有限分析数据的处理
5.6 滴定分析概论
第五测验
第六章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
6.1 酸碱质子理论
6.2 型体分布及质子条件式
6.3 溶液酸度的计算
6.4 缓冲溶液
6.5 缓冲溶液配制与指示剂
6.6 酸碱滴定曲线
6.7 多元弱酸的滴定
6.8 酸碱滴定的应用
第六章测验
第七章 沉淀溶解平衡
7..1溶度积常数
7.2 沉淀的转化
第七章测验
第八章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
8.1 配合物基础知识
8.2 内轨型配合物与外轨型配合物
8.3 配位平衡
8.4 螯合物和EDTA特性
8.5 条件稳定常数
8.6 滴定曲线
8.7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
8.8 指示剂与配位滴定应用
第八章测验
第九章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
9.1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
9.2 原电池基础
9.3 电极电势
9.4 能斯特方程及其应用
9.5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
第九章测验
中学化学知识
1.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版). 兰叶青、李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2.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版). 呼世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 浙江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4.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五版). 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 无机化学(上册)(第四版). 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6. 分析化学(第六版). 武汉大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