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全面阐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
按百分制计分,60~84为合格,85~100分为优秀。
1.单元测验占40%、单元作业占20%、讨论占10%、期末考试占30%;
2.积极参与课程的各项讨论,注重参与质量,对课程有特殊贡献的学生,可以获得2~5分的加分。
第1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2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1.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1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3.2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3.3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4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4.1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4.2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5章 邓小平理论
5.1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5.2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5.3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6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6.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6.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7章 科学发展观
7.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7.2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7.3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第8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8.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8.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8.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9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9.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9.2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第10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0.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0.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0.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10.4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10.5 建设美丽中国
第11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1.2 全面深化改革
11.3 全面依法治国
11.4 全面从严治党
第12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2.1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12.2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第13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3.1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13.2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14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4.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14.2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1.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哲学、政治经济学等;
2.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一定了解。
3.关注时事政治。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十九大报告。
遇到问题请及时与任课老师联系。电话:025-5837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