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突出“在线开放”、“共享致用”之宗旨指向与时代特质,深度挖掘既有的校级网络精品课程/校级信息化教学改革课程之建设硬基础和校级优秀课程教学团队之软实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本课程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更好更便捷地为广大学习者提供本课程学业服务。
本课程突出“在线开放”、“共享致用”之宗旨指向与时代特质,深度挖掘既有的校级网络精品课程/校级信息化教学改革课程之建设硬基础和校级优秀课程教学团队之软实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本课程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更好更便捷地为广大学习者提供本课程学业服务。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全面阐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授课目标
使学习者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大纲
项目总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概述
课程性质与教学团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及其历史必然性
项目一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1.2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1.3 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
项目一测试-单选题
项目一测试-多选题
项目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1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3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
项目二测试-单选题
项目二测试-多选题
项目三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2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3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项目三测试-多选题
项目三测试-单选题
项目四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4.1 《 论十大关系 》
4.2 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项目四测试-单选题
项目四测试-多选题
项目五 邓小平理论
5.1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5.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项目五测试-单选题
项目五测试-多选题
项目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6.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项目六测试-单选题
项目六测试-多选题
项目七 科学发展观
7.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7.2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项目七测试-单选题
项目七测试-多选题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哲学、政治经济学等;
2.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一定了解。
3.关注时事政治。
参考资料
配套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最新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资料:
《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胡锦涛文选》,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19年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
《二十大报告》全文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求是》2019年第7期
《习近平用典》,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
李君如:《民族复兴和中国共产党——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方正出版社2018年版
金一南:《苦难辉煌》,华艺出版社2009年版
谢春涛:《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
靳辉明:《思想巨人马克思》,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年岁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版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常见问题
- 课程信息都在公告里,没有线下通知,请自行关注公告。
- 单元测验为线上客观选择题,每章10道题左右,每次测验有1或2次提交机会,取最高分值。
- 讨论区【课堂交流区】须为有效回复,教师答疑区和综合讨论区帖子不计分。
- 【课堂交流区】中,老师会根据章节内容设置主题讨论帖,需要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参与讨论,这也是讨论成绩的有效统计区。不要水帖,发水帖者将被禁言并会极大影响发水帖者的成绩。
- 特别提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言行(包括自拟的昵称)在平台的后台均有留痕,需严格守法并遵守政治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