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欢迎同学们来到南京交院站,从此开启你的青春远航。
站在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当如何实现个人梦想,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做好时代新人?我们将和你一起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以人生追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实践,法治素养为线索,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课程概述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全国大学生都必须修读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青年提出了“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殷切希望。同学们作为新时代青年,需要夯实综合素质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在新征程上展现新的风貌、新的姿态,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心怀“国之大者”,立足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战略高度,自觉担当使命任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课程主要针对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
本课程重点培养同学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思考和处理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的能力,引导同学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质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课程经过课程组老师们的充分讨论、精心研磨,以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混合式方式开展教学。我们通过在线平台构建课程的基本知识框架,为同学们梳理课程中出现的基础概念和基本逻辑;通过线下课堂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环境,与同学们围绕现实问题展开交流互动和理性分析,最终认识、理解、掌握并践行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授课目标
党的二十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充分彰显了青年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课程作为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因此,课程目标旨在通过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使其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本课程先修课程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思想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延续和深化,立足于帮助大学生尽快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同时也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出发点和实践落脚点。
参考资料
-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2018年、2020、2022年版。
-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21年7月1日。
-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20年10月23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
-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9年4月30日。
-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新华网2019年3月18日。
-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年版。
-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18年5月5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人民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2024年版。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新华网2017年2月27日。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新华网2016年12月25日。
-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人民网2016年1月19日。
- 柳建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问题链教学详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 边和平、郑萌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 吴潜涛、李培超、王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辅导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6月第一版。
- 何玉宏、秦志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