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众定位与教学目标
《电子技术基础》是各高校中电气类、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自动化类、测控与仪表类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包含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讲授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电路、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现代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深入学习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参与研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之模拟电子技术部分,教学设计的定位是:满足教育部教指委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基本要求》,有一定创新性和适度的高阶性与挑战度,而又考虑简明易学,以帮助初学者比较轻松地掌握基本内容,因此特别适合各类相关专业的自学者,也适合用以翻转式或混合式教学。
二、教学团队与课程建设
团队共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博士5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成员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成员1人,江苏省双创博士科技副总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选1人,国家级一流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负责人1人,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3人、江苏省333第三层次培养人选1人。本课程于2004年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2016年获评首届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20年获评首届国家级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类)。现已建成主教材、教学指导书、课件和MOOC资源优化融合的教学教辅体系。在20多年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团队根据教改成果主编出版的主教材及配套教学指导书,分别获评“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江苏省十三五高校重点教材。
三、课程特色
(1)课程体系的设计遵循学习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体现导学、助学和促学。
首先通过公告和课程简述视频进行课程导学;然后在各章入口处设置知识树、教学要求和概述,以对该章知识脉络及要求有全局的认识;在知识点视频后有PPT文档、随堂测验、课堂讨论和虚拟实验,通过自测、互动和边学边练,提高学习效率;各教学单元结束时有复习视频、作业、单元测验和小课题案例,通过高阶性的知识梳理与应用,有一定创新性、趣味性和挑战度的训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课程结束时有总复习和期末考试,从系统构成及综合应用的角度,提升对课程内容理解掌握的高度和程度,并帮助复习应考。
(2)教学内容的取舍遵循科学性,体现合理性和先进性。依据国家教指委颁布的课程基本要求确定教学内容与要求,并适当介绍先进性知识。按照全覆盖知识点录制微视频,本课程微视频特点是:短小精炼以便于移动学习,每个微视频的知识点都是完整的,相邻微视频都是承上启下和自然转承的,通过微视频名称可看出知识点内容。所以本课程资源的应用可以很灵活方便,选择全程跟学就是一门完整的课,找知识点选学也很方便。
(3)教学方法先进灵活。根据不同知识点展开的需要,教学中灵活应用了探究式、案例式、引导式和对比式等教学方法。依据学习效率理论,教学环节做到精讲多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及时复习,适时巩固。
(4)课程资源与教材和教学指导书有机分工,构成了线上线下全方位的优化融合的教学教辅体系。
1. 掌握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集成运放、集成稳压器等常用电子元器件和组件的外特性和基本应用。
2. 掌握小信号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电流源电路、基本运算电路、滤波电路、比较器、正弦波和非正弦波信号发生电路、直流稳压电路等基本模拟电路的作用、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分析方法与基本应用。了解模拟乘法器电路,了解电路的频率特性,并能加以应用。
3. 建立工程观念、培养工程思维方式。学习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调测技术,具有一定的设计、仿真、制作和调测典型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能力。
高等数学、电路基础
主教材:
耿苏燕,周正, 胡晏如主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 .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参考资料:
[1] 华成英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2] 康华光,张林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3] Thomas L. Floyd著. Analog Fundamentalas:A System Approach[M].Pearson Education,Inc,2013. (中译本:朱杰等译.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系统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 Sergio France.Analog Circuit Design:Discrete &Integrated[M].McGraw-Hill Education,2015.
[5]耿苏燕,周正主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M] .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