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第1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03日 ~ 2025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9周,共18周 已有 450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19)
spContent=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地图学的概念和功能,需要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了解和学习《地图学》这门科学。结合相关的课程教材和实验教材,通过较系统的课程学习,可以培养地理现象抽象、空间认知与思维、地图表达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地图学的概念和功能,需要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了解和学习《地图学》这门科学。结合相关的课程教材和实验教材,通过较系统的课程学习,可以培养地理现象抽象、空间认知与思维、地图表达的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地图学》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测绘、地理教育、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地图学》课程具有多学科集成、渗透性强、应用范围广、理论与技术并重等特点,自然形成了地图学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替代与不可忽视的地位。地图学课程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中坚力量”,以自然地理、测量学课程为基础,通过地图学课程,培养学生地理现象抽象、空间认知与思维、地图表达的能力,为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地图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对整个学科课程体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授课目标

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主要内容包括:地图及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地图投影、地图数据源、地图符号与地图设计、地图综合、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电子地图的理论与方法,并掌握常用地图制图软件以及电子地图软件平台的操作,为后续其它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大纲

第一章地图的基本知识

第1讲 地图特征、定义与基本内容

第2讲 地图分类与成图过程

第3讲 地图分幅编号

第一章地图的基本知识测试

第一章地图的基本知识作业

第二章地图学基础

第1讲 地图学的定义、基本内容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第2讲地图学史

第3讲地图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地图学基础作业

第二章地图学基础测试

第三章地图投影原理及方位投影

第1讲地图投影基本概念

第2讲地图投影基本理论

第3讲方位投影及其应用

第三章地图投影原理及方位投影测验

第三章地图投影原理及方位投影作业

第四章地图投影与投影变换

第1讲圆柱、圆锥投影及应用

第2讲高斯--克吕格投影及应用

第3讲地图数学基础设计和投影变换

第四章地图投影与投影变换测验

第四章地图投影与投影变换作业

第五章 地图信息源及处理

第1讲地图信息源

第2讲地图资料处理

第3讲地图数学基础设计和投影变换

第五章地图信息源及处理测验

第五章地图信息源及处理作业

第六章地图符号设计

第1讲 地图符号的概念、分类

第2讲 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与量表

第3讲 地图符号知觉效果、对制图对象特征的描述

第六章地图符号测试

地图符号作业

第七章 地图图形、色彩设计及注记表达

第1讲 地图图形设计

第2讲 地图色彩设计

第3讲 地图注记

第七章 地图图形、色彩设计及注记表达测验

第七章 地图图形、色彩设计及注记表达作业

第八章 普通地图内容(自然要素)表示方法

第1讲 普通地图的基本内容与主要任务

第2讲 水系及其表示

第3讲 地貌及其表示

第八章 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测验

第八章 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作业

第九章 普通地图内容(人文与社会经济要素)表示方法

第1讲 土质植被与居民地的表示

第2讲读图符号及其运用

第3讲交通线及其辅助要素的表示

第九章 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作业

第九章 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测验

第十章 专题地图(一)

第1讲 专题地图概述

第2讲专题地图基本表示方法一

第3讲专题地图基本表示方法二

第4讲专题地图基本表示方法三

第十章 专题地图(一)测验

第十章 专题地图(一)作业

第十一章 专题地图(二)

第1讲 专题内容表示方法的综合分析

第2讲 专题地图设计

第十一章 专题地图(二)测验

第十一章 专题地图(二)作业

第十二章 自然地图编制

第1讲 地质图

第2讲 地貌图

第3讲 地势图

第十二章 自然地图编制测验

第十二章 自然地图编制作业

第十三章 人文地图编制

第1讲 政区地图、人口地图

第2讲 旅游地图

第3讲 农业地图与工业地图

第十三章 人文地图编制作业

第十三章 人文地图编制测验

第十四章 制图综合的基本理论

第1讲 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第2讲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第3讲 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

第十四章 制图综合的基本理论测验

第十四章 制图综合的基本理论作业

第十五章 地图内容各要素制图综合

第1讲居民地要素综合

第2讲陆地水系综合

第3讲地貌制图综合

第十五章 地图内容各要素制图综合测验

第十六章 电子地图(学)与电子地图数据库

第1讲电子地图的基本概念

第2讲电子地图与电子地图学概论

第3讲电子地图的数据模型与建库

第十六章 电子地图(学)与电子地图数据库

第十七章 电子地图的可视化表达

第1讲电子地图可视化基础

第2讲基础地理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第3讲专题地理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第十七章 电子地图的可视化表达测验

第十八章 多媒体电子地图

第1讲多媒体电子地图概论

第2讲多媒体电子地图的发展

多媒体电子地图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1、王家耀、孙群、王光霞、江南、吕晓华.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6.

2、祝国瑞. 地图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蔡孟裔,毛赞猷,田德森,周占鳌.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廖克.现代地图学. 科学出版社,2003.

5、黄仁涛等,专题地图编制.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6、王光霞等,地图设计与编绘,测绘出版社,2011(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7、龙毅,温永宁,盛业华.电子地图学.科学出版社, 2006

8、 M. J. Kraak等,Cartography: Visualization of Spatial Data, Guilford Publication, 2010

常见问题

1、什么叫地图适宜载负量?

地图表达时,一定的图幅面积,都有一个适宜于用户阅读的信息载负量,不同的地图符号其信息载负量的计算方法不一样。

2、质底法和范围法的区别是什么?

这两种方法都是在图斑范围内用颜色、网纹、符号等手段显示其质量特征。 它们的差别是: 质底法表示的是布满全区的面状分布现象,分类以布满全区的现象为对象,图面不可能有空白,图斑也不可能有交叉和重叠; 范围法表示的是各自独立的间断成片现象,无这些现象的地方出现空白,现象有重叠分布的,图斑也就会产生重叠和交叉。

3、当境界线以河流分界时其图形如何描绘?

境界沿河流延伸时,表示境界有如下几种情况:以河流中心线分界,当河流内能容纳境界符号时,境界符号应连续不间断绘出;河内绘不下境界符号时,应沿河流两侧分段交替绘出,但色带应按河流中心线连续绘出。沿河流一侧分界时,境界符号沿一侧不间断绘出。 共有河流时,不论河流图形的宽窄,境界符号都不绘在河中,而交替绘在河流的两侧,河中的岛屿用注记标明其归属。

4、制图数据的来源有哪些?

用于制图的数据来源于地图资料、影像资料、统计资料和各种文字资料。 ①地图资料 地图资料是编图所用资料的主要来源,它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地图:地形图、各种专题地图、全国性的指标图和国界(系列)样图 ②影像资料 影像资料包括卫星像片、航空像片和地面摄影像片 ③统计资料 统计资料是制作专题地图中一个重要类别地图——统计地图的基本依据。我国各级政府都有相应的统计部门,各专业部门也都有相应的统计机构,这些部门和机构不断地收集、整理和发布各种统计数据。 ④文字资料 用于编图的文字资料有以下几类: 地理考察资料、各种区划资料、政府文告、报刊消息和各种地理学文献

5、您好,请问传统地图学和电子地图学最大的区别有哪些方面?地图语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电子地图与传统地图的最大区别就是传统地图不具备交互性。具体来说则有以下几点不同:1)电子地图以计算机屏幕和投影大屏幕为媒介,而传统地图一般以纸张 作为信息的载体。(2)电子地图的制作、管理、阅读和使用能实现一体化,对不满意的地方能够方便实时地进行修改。而传统纸质地图的生产、管理和使用都是分 开的。(3)电子地图显示地图内容的详略程度是可以随时调控的,而传统纸质地图的内容是固定的、不变的。(4)电子地图能把图形、图像、声音和文字合成在 一起,而纸质地图则做不到。(5)电子地图的使用要依赖专门的设备,而纸质地图的使用则不需要。(6)电子地图由于受计算机屏幕尺寸和屏幕分辨率的限制, 整幅地图显示的效果受影响,以分块分层显示为主。而传统纸质地图以图幅为单位整页出版印刷,幅面大,读图的整体印象深刻,地理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明白清楚。

南京师范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龙毅

龙毅

教授、博导

推荐课程

中国书法

任德山

92499人参加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CAP

柳肃

54186人参加

设计的力量CAP

何人可

12131人参加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柳肃

14666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