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是化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建立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学会认识化学变化本质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胜任化学及相关领域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将较为全面地讲授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胶体与表面化学等方面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本课程主要面向高等院校大学本科生以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研究和工作提供重要的化学理论基础。

本课程分两个学期讲授。本学期讲授《物理化学》上(54学时),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统计热力学的内容。


授课目标
1、判断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掌握热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和在多组分系统、相平衡和化学平衡等方面的应用。2、掌握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问题。了解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寻找最合适的反应条件和生产途径。3、具备一些基本的统计热力学的知识和微观结构的概念,更好地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大学化学基础

大学数学基础

参考资料

 

1.教材

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侯文华、淳远、姚天扬编,《物理化学习题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物理化学学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韩德刚、高执棣、高盘良编,《物理化学》(2),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胡英主编,《物理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范康年 主编,《物理化学》(2),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朱志昂 主编,《近代物理化学》(3),科学出版社,2004

7)孙世刚 主编,《物理化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8Peter Atkins, Julio De Paula, Physical Chemistry (9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9Ira N. Levine, Physical Chemistry (6th Edition), McGraw-Hill Publishing, 2008

10Donald A. McQuarrie, John D. SimonPhysical Chemistry: A Molecular ApproachUniversity Science Books, U.S.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