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分析科学的一个分支,光谱分析在分析学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一方面,光与分子相互作用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为什么树叶是绿色的?为什么晴朗的天空总是蓝色的?为什么夜明珠和萤火虫可以在暗夜里熠熠生辉?这些现象背后涉及到光的吸收、散射及化学发光、光致发光等基本过程,而我们的眼睛就可以进行粗略地定性或者定量观察。可以说,眼睛就是人类一种与生俱来、综合性能优良的光谱检测器,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光谱的“采样”和“分析”,帮助我们探索自然奥秘、揭示科学规律。在光谱技术日益成熟的同时,与光谱分析紧密联系的光学成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发现小孔成像原理,到17世纪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再到如今多种先进光学成像系统可实现单个分子的成像,光学成像技术成为观测微纳尺度上生物、化学或物理过程的有力手段,在化学及生物医学领域研究中正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授课内容为《仪器分析》分子光谱部分的延伸和发展:1)重点讲授在近年内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分子光谱方法及其前沿进展;2)侧重于基于分子光谱原理的显微成像技术及其在细胞成像、材料表征和单分子分析中的应用。在这门《光谱分析及成像》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明场显微成像、基于荧光光谱的荧光显微成像、基于散射光谱的暗场显微成像等先进的现代成像技术,通过光学原理及仪器构造、经典应用及前沿研究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用光谱原理来理解相关自然现象和生活经验的兴趣和能力,让同学们体会到分子光谱与成像技术的强大功能以及在多个科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PPT
1.1 分子光谱概述
1.2 光谱分析的早期发展历史
1.3 回顾几种代表性的分子光谱技术
1.4 光学显微成像概述
讨论
第一章 绪论 单元测验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第二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PPT
2.1 技术原理
2.2 典型应用
2.3 研究前沿
2.4 明场透射光学显微镜与微区光谱
讨论
第二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单元测验
分子荧光与荧光显微镜
第三章 分子荧光与荧光显微镜 PPT
3.1 分子荧光回顾:原理、漂白、猝灭、闪烁
3.2 荧光活性材料1:染料、量子点与上转换
3.3 荧光活性材料2:荧光蛋白的发现和应用
3.4 荧光显微镜基础
3.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3.6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
讨论
第三章 分子荧光与荧光显微镜 单元测验
单分子荧光与超分辨成像
第四章 单分子荧光与超分辨成像 PPT
4.1 衍射极限与点扩展函数
4.2 单分子荧光检测与成像
4.3 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前期努力
4.4 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术(STORM)
4.5 受激发射损耗荧光显微术(STED)
讨论
第四章 单分子荧光与超分辨成像 单元测验
先进荧光成像技术
第五章 先进荧光成像技术 PPT
5.1 荧光相关光谱(FCS)
5.2 荧光漂白后恢复(FRAP)
5.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5.4 荧光寿命成像(FLIM)
5.5 双光子荧光光谱
第五章 先进荧光成像技术 单元测验
散射光谱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第六章 散射光谱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PPT
6.1 瑞利散射基础
6.2 动态光散射技术
6.3 暗场显微镜与单颗粒光谱
6.4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6.5 平面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6.6 平面表面等离激元显微镜
讨论
第六章 散射光谱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单元测验
化学发光、光声与光热
第七章 化学发光、光声与光热 PPT
7.1 化学发光
7.2 电致化学发光
7.3 生物发光
7.4 光热成像
7.5 光声光谱与医学成像
第七章 化学发光、光声与光热 单元测验
《大学物理》、《仪器分析》或对应的其他本科课程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欢迎选修课程,如有问题可在讨论区提出,助教将不定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