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大家好!经过精心的准备,《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探索》课程与大家见面了。
如果你想了解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的一生,所取得的理论成就,以及两位伟大思想家的生平故事,来参加课程的学习吧!
如果你想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形成和发展,理解这些理论的思想背景、时代发展和当代意义,来参加课程 学习吧!
如果你想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观点、结构、内容和方法,搞清楚经典著作说了什么,来参加课程学习吧!
大家好!经过精心的准备,《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探索》课程与大家见面了。
如果你想了解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的一生,所取得的理论成就,以及两位伟大思想家的生平故事,来参加课程的学习吧!
如果你想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形成和发展,理解这些理论的思想背景、时代发展和当代意义,来参加课程 学习吧!
如果你想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观点、结构、内容和方法,搞清楚经典著作说了什么,来参加课程学习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大家参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探索》的课程学习!
该课程以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探索的历程为线索,分六个专题回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在这们课中,您将走进马克思恩格斯进行哲学探索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语境,回顾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艰苦探索,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过程和理论本质,探讨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在历史和逻辑的结合中阅读《资本论》这一不朽著作,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时代化大众化进程中的丰富和发展。
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大家可以:(1)更加真切地回到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探索的历程中去,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传播的历史,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2)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思想语境、理论逻辑和主要观点,系统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理论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3)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在哲学史学习、经典著作阅读和基本理论的思考中, 更好地理解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进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探索》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为基础,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多门课程的教学经验,精心设计制作。该课程可以供高等学校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研究生进行专业课学习使用,也可以作为高等学校通识、公选类课程使用,亦可供高等学校各专业研究生公共课参考使用。
课程大纲
导论
课时目标: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意义,回顾马克思恩格斯所处“时代”和“时代精神”,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理论渊源。
1.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习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1.2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及其“时代精神”
1.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
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马克思恩格斯
课时目标:回顾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成长、变革的路径,深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程。
2.1学生时代的马克思
2.2“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
2.3人的解放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2.4青年时代的恩格斯
2.5本专题思想史年表及经典著作、关键词导引
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
课时目标: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实现“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历程,进一步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3.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3.2走向历史唯物主义
3.3《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制定
3.4历史唯物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3.5本专题思想史年表及经典著作、关键词导引
科学社会主义的公开问世
课时目标: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印证历史唯物主义真理力量的探索,了解剩余价值学说制定的理论基础。
4.1《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
4.2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的总结
4.3《伦敦笔记》为第二个伟大发现所作的准备
4.4本专题思想史年表及经典著作、关键词导引
第二个伟大发现
课时目标:回顾马克思制定剩余价值学说的艰苦理论探索,透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
5.1《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写作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制定
5.2头足倒置的黑格尔: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哲学方法
5.3唯物史观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5.4资本主义“物化”批判与人类社会的美好前景
5.5本专题思想史年表及经典著作、关键词导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课时目标:回顾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活动、哲学探索等,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6.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革命实践中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6.2《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总结
6.3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人类学、历史学和东方社会研究
6.4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结和发展
6.5本专题思想史年表及经典著作、关键词导引
附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个未完成的传奇
课时目标:回顾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演进,正确认识、评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青年马克思”问题。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