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大学生劳动教育
第9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17日 ~ 2025年06月15日
学时安排: 1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4周,共13周 已有 1257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562)
spContent=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社会主义的教育理念始终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相互交织,有机联系,贯穿了一切教育内容和形式,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天的中国,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这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时代,有必要在劳动中发展自己,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培养优良劳动品质、提升综合劳动能力、 实现全面成长发展,从而做到“懂劳动、 会劳动、 善劳动、 爱劳动”。

本门课程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政府管理学院教师联合制作,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劳动最光荣”是如何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观的?马克思是如何理解劳动的?劳动教育在我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我们应当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劳动的关系?劳动职业与个人发展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劳动就业中涉及哪些具体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一同学习关于劳动的知识,理解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崇高、 劳动最伟大、 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课程大纲
导论
1.1 在劳动中深化生命的意义
1.2 通过劳动推动社会进步
专题一:中西方古代思想和近代思想中的劳动观
2.1 中西方古代思想中的劳动观
2.2 近代启蒙思想中的劳动观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劳动观
3.1 劳动的本质是什么
3.2 劳动本质的现实表现
3.3 异化劳动及其扬弃
专题三:新中国劳动教育的历史与逻辑
4.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动教育
4.2 改革开放至新时代的劳动教育
专题四:当代劳动形态的特征与劳动教育的要求
5.1 科学技术与劳动
5.2 当代科学技术与劳动
专题五: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献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6.1 劳动与幸福美好生活的创造
6.2 树立正确劳动观
专题六:劳动法律法规概论
7.1 我国劳动立法的历史与现状
7.2 《劳动合同法》要点
7.3 社会保障法要点
专题七:劳动职业与个人发展
8.1 职业体系和个人能力的互动关系
8.2 引进职业客体,成就职业主体
8.3 公平与安全——体面劳动的实质
专题八:劳动就业问题概论
9.1 基本概念
9.2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沿革
9.3 我国劳动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4 我国劳动力供求趋势分析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刘向兵:《劳动通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南京大学
5 位授课老师
胡大平

胡大平

教授

李海超

李海超

副教授

李乾坤

李乾坤

副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40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6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