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将分6个专题、38小节介绍湿地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明确湿地生态系统的定义和分类,能够判别主要的湿地类型;明确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生物构成和关键生态因子;能够解释湿地生态系统中关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熟悉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和湿地服务价值;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常规监测;并了解全球湿地生态保护的主要途径和形式等。本课程主讲教师长期从事生态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所在南京大学于湿地生态工程研究领域具有长期积累。课程将以丰富的案例将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深入浅出地呈现给大家。本课程适合于生态专业的本科生作为基础专业课,也适合于非生态专业学生作为科普教程。另外国家和地方农、林、生态、环境相关管理人员、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设计和实施人员、以及希望从事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可以选择性地学习本课程。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第1讲 湿地的定义和分类
1.1 湿地的定义
1.2 湿地的分类
1.3 典型内陆湖泊、河流湿地
1.4 典型内陆池塘、沼泽、泥炭湿地
1.5 典型海岸带湿地
1.6 典型海洋湿地
1.7 典型人工湿地
课堂讨论(1).
测验(1)
第2讲 湿地的基本结构
2.1 湿地生产者
2.2 湿地消费者
2.3 湿地食物链和食物网
2.4 湿地水文
2.5 湿地溶氧
2.6 湿地盐度
课堂讨论(2)
测验(2)
第3讲 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1 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概述
3.2 湿地碳循环
3.3 湿地氮循环
3.4 湿地磷循环
3.5 湿地硫循环
3.6 湿地氧循环与氧化还原电位
课堂讨论(3)
测验(3)
第4讲 湿地的主要功能
4.1 湿地的水源涵养与洪涝调蓄功能
4.2 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
4.3 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维持功能
4.4 湿地农产品和生产资源
4.5 湿地的气候调节功能
4.6 湿地的人文生态价值
课堂讨论(4)
测验(4)
第5讲 湿地生态系统监测
5.1 湿地水文和湿地面积监测
5.2 湿地水质监测
5.3 湿地富营养化监测
5.4 湿地藻类监测
5.5 湿地重金属污染监测
5.6 湿地有机污染监测
5.7 湿地生物多样性监测
课堂讨论(5)
测验(5)
第6讲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6.1 湿地公约
6.2 国际重要湿地
6.3 中国湿地保护概况
6.4 湿地自然保护区
6.5 湿地公园
6.6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课堂讨论(6)
测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