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下到世界:近代中国的历程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面对远方“夷人”咄咄逼人的攻势,乾隆帝威严大气而不失灵活,嘉庆帝声色俱厉而外强中干,道光帝则惟有“恨”“恨”“恨”。祖孙三人的经历和体验,缘何差异如此之大?这门课程基于大历史视野,打破古代与近代界限,集中呈现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要节点,揭示从“天下”到“世界”的千年变局脉络。本课程属于中国史专业的基础课程,也适合对中国近代史感兴趣的一般读者。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Ÿ  鸦片战争一般被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那么,它是突然而至的么?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实际影响?

Ÿ 嘉庆年间在清代历史上位置独特,那么,它与乾隆时期的“盛世”、道光时期的“衰败”有什么联系?

Ÿ  一部中国历史往往被划分为古代和近代两大段,那么,“古代”和“近代”之间有何内在连续性?又是如何过渡的?


这门课程基于大历史视野,打破古代与近代界限,集中呈现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要节点,剖析揭示从“天下”到“世界”的千年变局脉络。

课程内容涵盖《华夷图》、《职贡图》、“燕行录”、“华夷变态”、广州一口通商体制、十三行、马戛尔尼来华、阿美士德来华、律劳卑事件、两次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海国图志》、《瀛环志略》、《校邠庐抗议》、总理衙门、京师同文馆、蒲安臣使团等要点,涉及观念与制度、文化与权力、知识与行动、经济与政治、贸易与外交、战争与条约等主题。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望达到如下目标:(1)理解传统“天下”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运行机制;(2)把握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华夷天下”秩序走向瓦解的基本脉络和重要节点;(3)通过研读基础性的原始史料,培养文献阅读和分析能力,了解前沿学术动态,为中国近代史方向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本门课程的内容曾在南京大学讲授多年,属于历史学类专业基础课,适合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也适合对中国近代史、国际关系史、中外文化交流史感兴趣的其他人选修。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1.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2.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3.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4.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计秋枫、朱庆葆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