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物理光学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8年10月14日 ~ 2018年12月29日
学时安排: 4-5学时每周。第1、3、5、7、9周,每周4学时;第2、4、6、8、10周:每周5学时;第11周3学时。总学时:48。授课时间11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52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物理光学是研究光的基本属性的学科,内容包括:光的发射和传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问题。1960年代激光问世后推动了光学的迅猛发展,成为当前最为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它具有完整的科学体系、独特有效的研究方法,根据MOOC教学特点,本课程将从理论、实验和应用等多种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物理光学。
物理光学是研究光的基本属性的学科,内容包括:光的发射和传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问题。1960年代激光问世后推动了光学的迅猛发展,成为当前最为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它具有完整的科学体系、独特有效的研究方法,根据MOOC教学特点,本课程将从理论、实验和应用等多种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物理光学。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物理光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光在均匀介质和非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基本规律,光的电磁理论,平面光波、球面光波、柱面光波的特性,光的干涉、衍射、偏振,常用干涉仪的原理与功能,菲涅耳和夫琅禾费衍射,衍射光栅,晶体光学器件的特性及功能,光的反射、折射、透射、散射、色散、吸收,光在晶体中的传播,晶体的光学效应等。

授课目标

授课目标:

随着光子、电子信息科学的发展与普及,本课程已成为光子、电子信息类学科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物理光学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物理光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光的电磁理论,光的干涉、衍射、偏振,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发射、吸收、色散、散射等问题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并能对与之有关的理论与实验问题进行分析与求解,能对工程中的光学问题进行分析、设计,解决光学实验、光学工程中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是一系列与光学有关的后续课程的先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为物理光学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绩 要求

证书要求:

1. 完成课程学习;

2. 完成单元测验、作业;

3. 考核合格(>=60分,且<85分)可获得合格证书;

4. 成绩优秀(>=85分)可获得优秀证书。

 

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光学

第一周

1

物理光学MOOC绪论 物理光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一部分 光的电磁理论

1.1光的电磁波性质

2

1.2平面电磁波

3

1.3 球面波和柱面波

1.4 光源和光的辐射

1.5 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4

1.6 光在两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1.6.1 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1.6.2 菲涅耳公式

第一周 单元测验

第一周 作业

第二周 

5

1.7 全反射

1.7.1 反射系数和位相变化

1.7.2 隐失波

1.8 光波在金属表面的透射和反射

6

1.9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第一部分 小结 单元测验

7

第二部分 光波的叠加与分析

2.1 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单色光波的叠加

2.1.1 代数加法

2.1.2 复数方法

2.1.3 相幅矢量加法

8

2.2 驻波

9

2.3 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光波的叠加

第二周 单元测验

第二周 作业

 

10

2.4 不同频率的两个单色光波的叠加

2.4.1 光拍

2.4.2 群速度和相速度

11

2.5 光波的分析

第二部分 小结 单元测验

12

第三部分 光的干涉和干涉仪

3.1实际光波的干涉及实现方法

13

3.2杨氏干涉实验

3.3分波前干涉的其他实验装置

第三周 单元测验

第三周 作业

 

14

3.4条纹的对比度

3.4.1 光源大小的影响

3.4.2 光源非单色性的影响

3.4.3 两相干光波振幅比的影响

3.5相干性理论

15

3.6平行平板产生的干涉

3.6.1 条纹的定域

3.6.2 等倾条纹

3.6.3 圆形等倾条纹

3.6.4 透射光条纹

16

3.7楔形平板产生的干涉

3.7.1 定域面的位置及定域深度

3.7.2 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条纹

3.7.3 等厚条纹的应用

17

3.8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3.8.1  量原理及精确度

3.8.2 检验光学零件表面质量

18

3.10迈克耳孙干涉仪

第四周 单元测验

第四周 作业

 

19

3.11泰曼干涉仪和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3.1 1.1 泰曼干涉仪

3.1 1.2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3.12马赫-泽德干涉仪

第三部分 小结 单元测验

20

第四部分 多光束干涉与光学薄膜

4.1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4.1.1 干涉场的强度公式

4.1.2 多光束干涉图样的特点

4.1.3 干涉条纹的锐度

21

4.2法布里-珀罗F-P干涉仪和陆末-盖尔克板

22

4.3多光束干涉原理在薄膜理论中的应用(一)

4.3.1 单层膜

4.3.2 双层膜和多层膜

4.3.3 干涉滤光片

第五周 单元测验

第五周 作业

 

23

4.4薄膜系统光学特性的矩阵计算方法

4.4.1 薄膜的特征矩阵

4.4.2 膜系反射率的计算

24

4.5薄膜波导

4.5.1 薄膜波导的传播模式

4.5.2 薄膜波导中的场分布

第四部分 小结 单元测验

25

第五部分 光的衍射

5.1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26

5.2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5.2.1 亥姆霍兹-基尔霍夫积分定理

5.2.2 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5.2.3 巴俾涅原理

27

5.3菲涅耳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

5.3.1 两类衍射现象的特点

5.3.2 两类衍射的近似计算公式

第六周 单元测验

第六周 作业

 

28

5.4矩孔和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5.4.1 夫琅禾费衍射装置

5.4.2 夫琅禾费衍射公式的意义

5.4.3 矩孔衍射

29

5.5圆孔的夫琅禾费衍射

30

5.6光学成像系统的衍射和分辨本领

31

5.7双缝夫琅禾费衍射

第七周 单元测验

第七周 作业

 

32

5.8多缝夫琅禾费衍射

33

5.9衍射光栅(一)

5.9.1 光栅的分光性能

34

5.9衍射光栅(二)

5.9.2 闪耀光栅

5.9.3 迈克耳孙阶梯光栅

5.9.4 凹面光栅

5.9.5 正弦(振幅)光栅

35

5.10圆孔和圆屏的菲涅耳衍射(一)

5.10.1 菲涅耳衍射

5.10.2 菲涅耳波带法

5.10.3 圆孔衍射图样

5.10.4  屏的菲涅耳衍射

36

5.10圆孔和圆屏的菲涅耳衍射(二)

5.10.5 菲涅耳波带片

5.11  直边的菲涅耳衍射

第八周 单元测验

第八周 作业

 

37

5.12  全息照相

5.12.1 什么是全息照相

5.12.2 全息照相原理

5.12.3 全息照相的特点和要求

5.12.4 全息照相应用举例

第五部分 小结 单元测验

38

第六部分 光的偏振与晶体光学基础

6.1偏振光和自然光

6.1.1 偏振光和自然光的特点

6.1.2 从自然光获得线偏振光的方法

6.1.3 马吕斯定律和消光比

39

6.2晶体的双折射

6.3双折射的电磁理论(一)

6.3.1 晶体的各向异性及介电张量

40

6.3双折射的电磁理论(二)

6.3.2 单色平面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6.3.2 单色平面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第九周 单元测验

第九周 作业

 

41

6.4  晶体光学性质的图形表示

6.4.1 折射率椭球

42

6.5光波在晶体表面的反射和折射

6.5.1 波法线方向的确定

6.5.2 直接得到光线方向的惠更斯作图法

6.5.3 双反射现象

43

6.6晶体光学器件

6.6.1 偏振棱镜

6.6.2 波片

6.6.3 补偿器

44

6.7偏振光和偏振器件的矩阵表示

6.7.1 偏振光的矩阵表示

6.7.2 正交偏振

6.7.3 偏振器件的矩阵表示

6.7.4 琼斯矩阵的本征矢量

45

6.8偏振光的干涉

6.8.1 偏振光干涉原理

6.8.2 会聚偏振光的干涉

第十周 单元测验

第十周 作业

十一 

46

6.9旋光性

6.9.1 旋光测量装置及旋光规律

6.9.2 旋光现象的解释

6.10晶体、液体和液晶的电光效应

6.10.1 克尔效应

6.10.2 泡克耳斯效应

6.10.3 液晶的电光效应

6.10.4 电光效应的应用

47

6.11光测弹性效应和玻璃内应力测定

6.12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一)

6.12.1 倍频效应

6.12.2 混频效应

48

6.12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二)

6.12.3 光折变效应

6.12.4 位相共轭光波的产生

6.12.5 光学双稳态

第六部分 小结 单元测验

第十一周 单元测验

第十一周 作业

期末考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预备知识:

1.高等数学;

2.大学物理。

 

参考资料

1. 教材:

梁铨廷物理光学(第四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 主要参考书:

[1] 郑少波,赵清物理光学基础[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2] 石顺祥,王学恩,刘劲松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 吴强,郭光灿光学[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4] 姚启钧原著,华东师大光学教材编写组改编光学教程(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易明光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南京邮电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陈将伟

陈将伟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