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原理与工艺》是理解材料成分-组织结构-性能与热处理工艺关系的理论基础,也是热处理工艺与材料性能的技术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工艺,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分为热处理原理和热处理工艺两部分。热处理原理讲授固态相变热力学与动力学、形核与长大理论基础,钢中奥氏体、珠光体、马氏体、贝氏体的转变机制、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热处理工艺部分讲授淬火、正火、退火和回火、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的工艺方法,以及热处理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显著。与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等课程联系紧密。
知识能力目标:
1)掌握钢的热处理过程的相变机制,常规热处理及化学、表面热处理基本工艺方法。
2)能够运用热处理原理和工艺解决与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进行钢的组织性能分析、以及热处理工艺设计和方案优化。
3)能够承担冶金、机械和材料领域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工作。
育人目标: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和思辨思维,国防和国家战略材料与装备的探索创新和大国工匠精神。
第一章 固态相变基础
1.1. 固态相变热力学
1.2. 固态相变动力学
1.3. 相变的形核与长大
1.1. 固态相变热力学 检测
1.2. 固态相变动力学 检测
1.3. 相变的形核与长大 检测
第二章 钢在加热时奥氏体的转变
2.1. 奥氏体转变机制
2.2 奥氏体转变动力学
2.3 奥氏体晶粒长大与控制
2.1. 奥氏体转变机制 检测
2.2 奥氏体转变动力学 检测
2.3 奥氏体晶粒长大与控制 检测
第三章 珠光体转变
3.1 珠光体组织与晶体学
3.2 珠光体转变动力学
3.3 片状珠光体的形成机制
3.4 粒状珠光体的形成机制
3.1 珠光体组织与晶体学 检测
3.2 珠光体转变动力学 检测
3.3. 片状珠光体的形成机制 检测
3.4. 粒状珠光体的形成机制 检测
第四章 马氏体转变
4.1 马氏体晶体学
4.2 马氏体组织形态
4.3. 马氏体相变的特点
4.4. 马氏体转变热力学及动力学
4.5. 马氏体转变的切变机制
4.6. 奥氏体稳定化
4.7 马氏体的力学性能
4.1 马氏体晶体学 检测
4.2 马氏体组织形态 检测
4.3. 马氏体相变的特点 检测
4.4. 马氏体转变热力学及动力学 检测
4.5. 马氏体转变的切变机制 检测
4.6奥氏体稳定化 检测
4.7 马氏体的力学性能 检测
第五章 贝氏体与钢的中温转变
5.1 贝氏体转变机制
5.2 贝氏体的力学性能
5.1 贝氏体转变机制 检测
5.2 贝氏体的力学性能 检测
第六章 钢的回火转变
6.1. 回火组织变化
6.2. 回火二次硬化及回火脆性
6.3. 钢的回火力学性能
6.1. 回火组织变化 检测
6.2. 回火二次硬化及回火脆性 检测
6.3. 钢的回火力学性能 检测
第七章 合金的脱溶沉淀与时效
7.1. 时效热力学及析出组织
7.2. 时效相转变过程
7.3. 时效硬化
7.1. 时效热力学及析出组织 检测
7.2. 时效相转变过程 检测
7.3. 时效硬化 检测
第八章 常规热处理
8.1. 钢的退火与正火
8.2. 钢的淬火
8.3. 钢的淬透性
8.1. 钢的退火与正火 检测
8.2. 钢的淬火 检测
8.3. 钢的淬透性 检测
第九章 表面热处理及化学热处理
9.1. 钢的表面淬火
9.2.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组织与性能
9.3. 钢的渗碳
9.4 钢的渗氮
9.1. 钢的表面淬火 检测
9.2.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组织与性能 检测
9.3. 钢的渗碳 检测
9.4 钢的渗氮 检测
《材料科学基础》中晶体结构、相变、相图、扩散等基础知识,《材料物理化学》中自由能等热力学知识,熟悉金属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