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方剂学
分享
spContent=方剂是辨证论治的产物,是中医临床防治疾病的主要工具,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今医家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的载体。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团队,坚持“基础与能力并重”的教学理念。打造了传统课堂-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模拟处方与方证辨识平台的三维立体教学模式。让我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起来探讨方剂的组方原理、配伍规律,以及常用方剂的临床应用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学习中医类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方剂学学科)有深厚的积淀,是“十五”期间建设及验收通过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江苏省政府重点学科,“十一五”再次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方剂学课程是江苏省精品课程, 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学科拥有许济群、彭怀仁、李飞、樊巧玲等全国方剂学界知名的学者,编写出版了多部在学术界有着深远影响的方剂学教材、专著、教学参考书、工具书等,学术积淀非常深厚。

《方剂学》MOOC围绕课程核心内容,紧扣教学大纲,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图文并茂的在线教学。本课程是在学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课程之后,通过方剂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150首左右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及其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将已学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初步分析、运用方剂和临床组方的初步能力,并为学习各门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授课目标

通过方剂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方剂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及其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将已学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初步分析、运用方剂和临床组方的初步能力,并为学习各门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成绩 要求

测验(60%):完成每个课程后相对应测验。

期末考试 (40%):课程结束后按要完成考试试卷。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参考资料

1、清·汪昂《医方集解》,通行本

2、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通行本

3、清·张秉成《成方便读》,通行本

4、日·丹波元坚《药治通义》

5、杨医亚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5月

6、邓文龙《中医方剂的药理与应用》,重庆出版社,1990年5月

7、彭怀仁主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一~十一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2月~1997年11月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精选本》(上册、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1月

9、李飞,柴瑞霁,樊巧玲.《方剂的配伍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

10、李飞主编.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上册、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

11、张民庆主编.《现代临床方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