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所有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根据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面向高校所有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公共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个人成长中常见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获得提高内在动机、个性、自我形象与价值观、社会角色、态度的能力,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并成为一名幸福的大学生奠定基础。
心理健康课程总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识别异常心理问题的能力,能进行自我调适或利用身边资源寻求心理帮助,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桑志芹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 胡凯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5月第6版
3.《心理健康教育学》,孙宏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第3版
4.《心理学与生活》,[美]菲利浦•津巴多等著, 王垒等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第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