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寓教于乐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是每个幼儿教师基本的专业素养。无论您是想夯实专业基础的未来幼儿教师,还是想提升专业能力的在职幼儿教师,游戏的巧妙设计与有效组织都是您专业提升的基石。专业课程团队的精准指导定能助您当下可为,未来可期!
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寓教于乐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是每个幼儿教师基本的专业素养。无论您是想夯实专业基础的未来幼儿教师,还是想提升专业能力的在职幼儿教师,游戏的巧妙设计与有效组织都是您专业提升的基石。专业课程团队的精准指导定能助您当下可为,未来可期!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围绕“什么是幼儿游戏?”、“怎样设计和组织幼儿游戏?”、“怎样支持幼儿游戏?”三个核心问题,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及设计、组织和指导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主要涉及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等,兼顾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师考编、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等相关要求,与五大领域课程中的教学游戏相辅相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将初步具备设计、组织和指导幼儿园各类游戏的能力,增强从教的自信心,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从而达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幼儿游戏的内涵、影响因素及组织流程;了解幼儿园室内外游戏环境规划的意义和原则;
2. 明确各类玩具的名称、分类方法、选择和投放游戏材料的要求;
能力目标:
1. 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组织合适的游戏,能提供恰当的指导,并能进行观察、分析与反思;
2. 能制作合适的教玩具,能根据室内、室外游戏环境布置的基本要求创设各年龄段的室内、室外游戏场地;
素质目标:
1. 能领会游戏精神,确立“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
2. 能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有团队合作精神;
思政目标:
1. 坚持政策认同,践行《纲要》《指南》要求;
2. 弘扬文化自信,汲取榜样力量,深耕本土学前教育事业。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学前儿童游戏概述
课时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与分类,知道幼儿游戏的结构以及引发游戏的元素。 2. 能力目标:能根据游戏的特点,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选择合适的游戏。 3. 素养目标: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对幼儿游戏的理解。 4. 思政目标:增强儿童观、教育观、职业观。
第二章 游戏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
课时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游戏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了解游戏与幼儿园教育的关系。 2. 能力目标:确立“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 3. 素养目标:有儿童意识和教育意识。 4. 思政目标:践行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职业观。
2.1 游戏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
2.2 游戏与幼儿园教育
第三章 幼儿园区域活动与环境创设
课时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游戏环境创设的内涵与价值。 2. 能力目标:能根据区域活动的特点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区域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以及室内外游戏环境的创设。 3. 素养目标:提升幼儿园活动组织和环境创设的素养,提高幼儿游戏创设能力。 4. 思政目标: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能团队合作。
3.1 幼儿园区域活动概述
3.2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
3.3幼儿园室内外游戏环境创设
第四章 角色游戏
课时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角色游戏的结构、特点与价值。 2. 能力目标:掌握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能以幼儿为本,小组合作设计与组织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角色游戏,并能从专业的角度对角色游戏进行指导。 3. 素养目标:增强对幼儿角色游戏的理解,提高角色游戏的设计和组织的专业能力。 4. 思政目标:注重团队协作和求实创新,养成辩证思维和实践的精神。
4.1角色游戏的结构与特点
4.2角色游戏的价值与发展
4.3角色游戏前、中、后指导及策略 4.4各年龄段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第五章 结构游戏
课时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结构游戏的材料、特点与价值。 2. 能力目标:掌握结构游戏的指导策略,能以幼儿为本,小组合作设计与组织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结构游戏,并能从专业的角度对游戏进行指导。 3. 素养目标:增强对幼儿结构游戏的理解,提高结构游戏的设计和组织的专业能力。 4. 思政目标:注重团队协作和求实创新,养成辩证思维和实践的精神。
5.1 结构游戏的特点、分类与发展
5.2 结构游戏的作用与环境创设 5.3 结构游戏的指导
第六章 表演游戏
课时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表演游戏的结构、特点与价值。 2. 能力目标:掌握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能以幼儿为本,小组合作设计与组织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表演游戏,并能从专业的角度对游戏进行指导。 3. 素养目标:增强对幼儿表演游戏的理解,提高表演游戏的设计和组织的专业能力。 4. 思政目标:注重团队协作和求实创新,养成辩证思维和实践的精神。
6.1 表演游戏概述
6.2 表演游戏前、中、后指导及策略
6.3 各年龄段表演游戏的指导
第七章 幼儿园各领域游戏的设计与组织
课时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幼儿园各领域游戏的特点。 2. 能力目标:能以幼儿为本,结合领域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资源,进行领域游戏的设计与组织。 3. 素养目标:增强对游戏与五大领域教学关系的理解,提高领域游戏的设计和组织意识与能力。 4. 思政目标:养成勤于思考、持之以恒、创新实践的工匠精神。
7.1 幼儿园体育游戏设计与组织
7.2幼儿园科学游戏设计与组织
7.3 幼儿园听说游戏设计与组织
7.4 幼儿园音乐游戏设计与组织
第八章 游戏的观察与评价
课时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幼儿园游戏观察的意义及维度。 2. 能力目标:掌握游戏观察与分析的方法,结合游戏特点进行游戏评价。 3. 素养目标:提升儿童本位的专业素养。 4. 思政目标:养成热爱观察、善于表现以及理性思考的辩证思维和实践精神。
8.1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观察
8.2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评价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原理》等专业基础理论
证书要求
本课程最终成绩由视频学习、课堂讨论、作业、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五部分组成。各占10%、10%、20%、30%、30%,最终成绩按百分制计分,低于60分为不合格,60分至84分为合格,85分至100分为优秀。
参考资料
《儿童游戏通论》,刘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年1月,第2版
《学前儿童游戏》,邱学青,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2月,第4版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姜晓燕,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6月,第2版
《游戏. 学习. 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7月,第1版
网址:中国幼儿教育网;中国幼儿教师网;中国学前教育网;幼儿教育
电影:小人国、成长的秘密、幼儿园;
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了、爸爸回来了
常见问题
1. 课程讨论如何打分?
课堂讨论是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本课程结合各单元知识点学习内容,设置了21个讨论,要求同学们尽量参与互动交流。参与课堂讨论17次以上,并发表有见地观点的同学,讨论环节可获得满分。
2.单元作业评分依据是什么?
单元作业评分主要看作业质量,如:作业内容的准确性、相关性、全面性等。
3.学完本课程后能达到什么水平?
学完本课程将具备设计、组织和指导幼儿园各类游戏的能力,增强从教的自信心,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同时提升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师考编、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