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是一门具有基础理论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二重性的专业基础课,是电气、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学习的基础,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课程系统介绍了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既强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又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技巧的运用,并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绩构成:单元测验与单元作业占40%,课堂讨论占10%,期末考试占50%。
60分≤成绩<85分者将获得合格成绩,
成绩≥85分者将获得优秀成绩。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3 电功率和能量
1-4 电路元件
1-5 电阻元件
1-6 电压源和电流
1-7 受控电源
1-8 基尔霍夫定律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1 引言
2-2 电路的等效变换
2-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4 电阻的Y形联结Δ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2-5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2-6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7 输入电阻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3-1 电路的图
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3-3 支路电流法
3-4 网孔电流法
3-5 回路电流法
3-6 结点电压法
第四章 电路定理
4-1 叠加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六章 储能元件(2 学时)
6-1 电容元件
6-2 电感元件
6-3 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与并联
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7-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
7-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7-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7-5 二阶电路
第八章 相量法
8-1 复数
8-2 正弦量
8-3 相量法的基础
8-4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1 阻抗和导纳
9-2 电路的相量图
9-3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4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9-5 复功率
9-6 最大功率传输
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0-1 互感
10-2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
10-3 耦合电感的功率
10-4 变压器原理
10-5 理想变压器
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11-1 网络函数
11-2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11-3 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
11-4 RLC并联谐振电路
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12-1 三相电路
12-2 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12-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2-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12-5 三相电路的功率
第十五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15-1 割集
15-2 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
15-3 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
15-4 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
16-1 二端网络口
16-2 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
16-3 二端口的等效电路
高等数学(部分)、物理等
教材: 电路.第5版,邱关源、罗先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资料:
1、 电路理论基础.3版,陈希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电路分析,吴锡龙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Charles K.Alexander ,Matthew N.O.Sadiku编.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