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何海棠)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10月08日 ~ 2020年01月11日
学时安排: 3学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02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南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开设的面向全体非计算机专业大一新生的计算机公共课,线上教学内容涵盖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二级考试大纲要求的关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所有知识点。教学团队的老师专业强,教学经验丰富。 快快加入课程吧!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南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开设的面向全体非计算机专业大一新生的计算机公共课,线上教学内容涵盖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二级考试大纲要求的关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所有知识点。教学团队的老师专业强,教学经验丰富。 快快加入课程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信息技术具有基础性、工具性、普适性和时效性,与每个领域每个人每个方面息息相关。《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南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开设的面向全体非计算机专业大一新生的计算机公共课,其主要教学目标是拓宽知识面、提高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培养计算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 信息技术概述,第二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 计算机软件,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第五章 数字媒体处理及应用,涵盖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二级考试大纲要求的关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所有知识点,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把握信息技术新动态,还可以提高自己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完本课程,你将具备参与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能力,如果继续深入学习OFFICE高级操作或选学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如:C,Python,Java,VB,C++等)你还将具备参与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能力。本门课的特色和亮点包括:1,知识点分割合理,突出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2,视频讲解浅显易懂;3,单元作业引导复习巩固;4,单元测验用于检验学习效果;5,单元测验成绩是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并最终计入总评成绩,校内学生在任课老师引导下统一在机房内完成,保证了成绩的真实性;5,校内学生期末考试采用传统笔试方式线下完成,避免了抄袭、作弊和成绩单真实可靠。6,本课程除了线上理论学习之外,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对校内学生还安排了16或32学时的线下实践教学,以学生操练、教师指导答疑为主,这一环节也能弥补纯线上教学过程监督难的不足,同时也利于师生交流和师生情感的培养。

成绩 要求

本课程为学期课程,成绩考核的方式:考试。考试时实行统考,即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考试学期总评成绩的评定方法如下:1,视频观看和课堂讨论15%; 2, 单元测验和单元作业15%; 3,实验考核20%;  4,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5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平时成绩为不及格:

    (1)未完成观看的视频个数达到总视频个数的1/3以上者;

    (2)未完成的单元测验或单元作业次数达到单元测验和单元作业总次数1/3以上者;

    (3)线下课缺课学时达线下学时1/3以上者。


课程大纲
信息技术概述
课时目标:(1) 信息、信息技术与信息处理基本概念;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的基本含义。(了解)(2) 数字技术基础;比特,二进制及其特点,不同进制数的表示、转换及其运算,数值信息的表示。(掌握) (3) 西文与汉字的编码。(掌握)(4) 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及IC的基础知识。(了解)
1.1 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1.2 信息的最小单位----比特 1.3 常用数制-上 1.4 常用数制-下 1.5 数值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6 字符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7 微电子技术基础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时目标:(1)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其功能;计算机的分类;(熟悉)(2) CPU的结构;指令与指令系统;指令的执行过程;CPU的性能指标。(掌握)(3) PC主机的组成:PC机的主板、芯片组与BIOS;内存储器。(掌握)(4) PC机I/O操作的原理;I/O总线与I/O接口。(熟悉)(5) 常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的功能、性能指标及工作原理。(熟悉)(6) 常用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的功能、分类、性能指标及基本工作原理。(熟悉)(7) 常用外存储器(硬盘、光盘、U盘)的功能、分类、性能指标及基本工作原理。(熟悉)
2.1 计算机组成与分类 2.2 CPU的逻辑结构与原理 2.3 主板、内存 2.4 IO接口 2.5 常用输入设备 2.6 常用输出设备 2.7 辅助存储器
计算机软件
课时目标:(1) 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分类及特点。(熟悉)(2) 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熟悉)(3) 常用操作系统及其特点。(熟悉)(4) 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了解)(5) 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和常用程序设计语言;语言处理系统及其工作过程。(熟悉)
3.1 软件的概念与分类 3.2 操作系统概述 3.3 处理器管理与内存管理 3.4 文件管理与操作系统的启动 3.5 算法和程序设计语言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课时目标:(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多路复用技术与交换技术;常用传输介质。(熟悉)(2)局域网的组成、特点和分类;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常用局域网。(熟悉)(3) 因特网的组成与接入技术;网络互连协议TCP/IP的分层结构、IP地址与域名系统、IP数据报与路由器原理。(掌握)(4)因特网提供的服务;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文件传输与WWW服务的基本原理。(了解)(5)网络信息安全的常用技术;计算机病毒防范。(熟悉)
4.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传输介质 4.2 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4.3 计算机网络基础和局域网的基本原理-上 4.4 计算机网络基础和局域网的基本原理-下 4.5 互联网提供的服务-上 4.6 互联网提供的服务-下 4.7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数字媒体处理及应用
课时目标:(1) 数字图像的获取、表示及常用图像文件格式(掌握);数字图像的编辑、处理与应用。计算机图形的概念及其应用。(了解)(2) 数字声音获取的方法与设备;数字声音的压缩编码;语音合成与音乐合成的原理与应用。(熟悉)(3) 数字视频获取的方法与设备;数字视频的压缩编码;数字视频的应用。(了解)
5.1 计算机图像 5.2 计算机图形 5.3 计算机声音 5.4 计算机视频
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  

1,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   张福炎 孙志挥 编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与测试教程  郑国平 王杰华 主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


常见问题

Q :  在线学习课程,要求使用什么浏览器?

A : 为了您顺利地进行课程学习,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火狐Firefox浏览器,及谷歌Chrome浏览器。


Q :  这门课程是否讲授Office工具软件?

A :  本课程线上教学部分不包含Office工具软件的讲授。


Q :  Office工具软件怎么操练?

A :  根据专业不同,线下会安排16或32学时的Office工具软件实践课,由任课老师指导学生在机房集中完成指定任务。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南通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何海棠

何海棠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