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通信原理
分享
spContent=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通信工程等专业的标志性课程。该课程也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程之一,占有重要的教学地位。

      《通信原理》主要涉及信息量的计算、信息的物理传输理论与技术。通信技术过去几十年中不断发展,在此基础上陆续形成了通信的理论体系。本课程以各种调制技术的分析作为主线,辅以信号的接收和同步技术,紧紧围绕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对各种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与计算。

授课目标


目标1:掌握通信系统、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信道容量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调制解调方法、信道模型等专业知识,能计算信息量,推导系统抗噪声性能,能分析随机信号传输特征。掌握最佳接收准则理论、相关接收机和匹配滤波器原理等知识,推导最佳接收下的误码率。掌握通信系统中载波同步、码元同步原理,能用于分析对误码率的影响。

目标2:能运用多径传播、傅里叶变换等知识表达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数学描述。掌握时频域的模拟和数字调制原理,能把时域均衡转化为滤波器抽头系数优化问题。能数学描述MSK调制并分析其最小频差。运用相关性原理和滤波知识,描述最佳接收和匹配滤波接收的数学模型,分析接收性能。能数学描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计算传输带宽等性能指标。

目标3:分析典型模拟调制间的关联,获得典型模拟调制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等结论。分析码间串扰原因,分析和设计无码间传输总特性。运用最佳接收理论,分析比较最佳接收机优于实际接收机的原因,获得通信系统中选择最佳接收方案的结论。能对PCM、DPCM/∆PCM调制增益性能进行对比分析。


成绩 要求

平时期末各占50%,达到60分及格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

参考资料

通信原理第7版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导 [曹丽娜,樊昌信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