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实验》是配合《电路》课程教学而设置的实践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独立授课。
本实验课程与电路理论课程同步进行,其任务如下:使学生能正确使用YB-DL电路原理实验箱中的设备和元件,如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相位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电源等;对部分实验进行设计,根据要求拟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和数据表格,并正确连接线路;能独立分析、排除实验故障;掌握OrCAD PSpice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利用OrCAD PSpice软件分析电路;学生能编写规范的实验报告,总结、分析实验结果。
本课程学时数为24,共开设15个实验,其中8个为必修实验,7个为拓展自修部分。实验操作采用1-2人一台套,独立实验,必修实验内容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电路实验课程是电类专业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验训练学生应能正确使用电子仪器、仪表和设备,掌握基本实验方法,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后续实验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与电路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独立授课,要求如下:
(1)使学生能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等常用电工仪表设备。
(2)学生能根据实验要求拟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和数据表格,能合理布局,正确连接线路,能正确选择测量仪器仪表、准确测量、读取实验数据,能独立分析、排除实验故障。
(3)学生应掌握 OrCAD PSpice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利用 OrCAD PSpice软件分析电路。
(4)学生能编写规范的实验报告、总结、分析实验结果。
课程考核成绩构成
线上线下教、学、研、考四者有机结合。本课程注重能力培养与知识考核并重,根据学生的平时实验情况(即8个必修实验项目的成绩)确定学生的本实验课程考核成绩。每个实验项目的成绩构成为:预习报告(占20%)、实验操作(占40%)、实验报告(占30%)、线上思考题(占10%)。
考核内容:
根据《电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考核学习是否达到每个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考核要求:
1、考核电路原理实验箱、直流稳压电源、稳流电源的正、负电源供电方式、交流电源、交直流电压、交直流电流表、功率表和相位表等的正确使用方法;线性电阻元件、受控源和几种非线性二端元件的伏安特性的测试方法;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验证方法等。
2、考核用OrCAD PSpice仿真软件中虚拟示波器测试电路时域特性的方法;用方波测试一阶RC电路时域响应与参数的方法。测试低通电路频率特性及有关参数的方法;用 OrCAD PSpice 中的波特仪测试电路的频率特性等。
3、考核同名端判别的实验方法;互感的测量的实验方法;用三表法测量阻抗参数的实验方法;功率因数提高的实验方法、三相电源的接线;测量二端口网络参数的实验方法。
01 绪论
1.1 电路实验绪论
1.2 实验平台介绍
1.3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02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分析测试
2.1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分析测试(硬件)
2.2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分析测试(仿真)
2.1 硬件检测思考题
2.2 软件仿真思考题
03 受控源的研究
3.1 受控源的研究(硬件)
3.2 受控源的研究(仿真)
3.1 硬件检测思考题
3.2 软件仿真思考题
04 网络定理的测试
4.2 网络定理的测试(仿真)
4.1 网络定理的测试(硬件)
4.1 硬件检测思考题
4.2 软件仿真思考题
05 电路的时域响应分析
5.1 电路的时域响应分析(仿真)
5.1 软件仿真思考题
06 阻抗参数测量和功率因数改善
6.1 阻抗参数测量和功率因数改善(硬件)
6.2 日光灯功率因数改善实验(仿真)
6.2 软件仿真思考题
6.1 硬件检测思考题
07 互感电路的研究
7.1 互感电路的研究(硬件)
7.1 硬件检测思考题
08 电路的频率特性研究
8.1 电路的频率特性研究(仿真)
8.1 软件仿真思考题
09 线性无源二端口网络的研究
9.1 线性无源二端口网络的研究(硬件)
9.2 线性无源二端口网络的研究(软件)
9.2 软件仿真思考题
9.1 硬件检测思考题
10 三相电路研究
10.1 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硬件)
10.2 三相电路研究(软件)
10.1 硬件检测思考题
10.2 软件仿真思考题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电路
(1)邱关源编著,《电路》(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堵俊编著,《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3)孙玲、包志华、张威编著,《电路PSpice仿真实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4)课程组全体成员编著,《电路实验指导书(自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