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具有基础性、工具性、普适性和时效性,与每个领域每个人每个方面息息相关。《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南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开设的面向全体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公共课,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计算机应用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信息素养、计算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 信息技术概述,第二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 计算机软件,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第五章 数字媒体处理及应用,涵盖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二级考试大纲要求的关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所有知识点,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把握信息技术新动态,还可以提高自己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完本课程,你将具备参与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能力,如果继续深入学习OFFICE高级操作或选学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如:C,Python,Java,C++等)你还将具备参与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能力。本门课的特色和亮点包括:1,知识点分割合理,突出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2,视频讲解形象生动、浅显易懂;3,单元作业引导复习巩固;4,单元测验用于检验学习效果;5,公告栏、讨论区加强师生和生生交流。6,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学”提供各种引导与支持。
本课程为学期课程,成绩考核的方式:考试。考试时实行统考,即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考试学期总评成绩的评定方法如下:1,视频观看和课堂讨论15%; 2, 单元测验和单元作业15%; 3,实验与实验考核20%; 4,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5,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平时成绩为不及格:
(1)未完成观看的视频个数达到总视频个数的1/3以上者;
(2)未完成的单元测验或单元作业次数达到单元测验和单元作业总次数1/3以上者;
(3)线下课缺课学时达线下学时1/3以上者。
第一章 信息技术概述
1-1 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1-2 信息的最小单位----比特
1-3 常用数制
1-4 神奇的数制转换
1-5 数值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6 字符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7 微电子技术基础
单元作业一
单元测验一
第二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
2.1 计算机的组成与分类
2.2 CPU的结构与原理
2.3(1) 主板、内存
2.3(2) I/O总线与I/O接口
2.4 常用输入设备
2.5 常用输出设备
2.6 辅助存储器
单元测试二
单元作业二
第三章 计算机软件
3-1 软件的概念与分类
3-2 操作系统概述
3-3 处理器管理与内存管理
3-4 文件管理与操作系统的启动
3-5 算法和程序设计语言
单元测验三
单元作业三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
4-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与常用的传输介质
4-2 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4-3 计算机网络基础和局域网的基本原理
4-4 互联网技术
4-5 因特网提供的服务
4-6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一)
4-7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二)
单元测试四
单元作业四
第5章 数字媒体处理及应用
5-1 计算机图像
5-2 计算机图形
5-3 计算机声音
5-4 计算机视频
单元测试5
单元作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