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空气动力学是针对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主要从理论上分析翼型和机翼的气动特性。研究的飞行速度范围从低速到高超声速。对从事航空航天、兵器、空军等国防院校的飞行器设计大类的本科生或科技人员,本课程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参考。
本课程是面向航空类本科生继流体力学的后续专业基础课程。从飞行器设计角度出发,较全面介绍飞行器在低速、亚声速、跨声速、超声速直到高超声速范围内的空气动力特性,以及基本的计算流体力学知识,使学生对飞行器飞行的整个速度范围的空气动力特性方法有全面和系统的理解,并掌握空气动力学特性求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飞行器气动力设计所需知识,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开展科学研究打好基础。
课程导论——闫再友
导论视频
第1周——低速翼型的绕流特点
第1讲—— 1.1 翼型的几何参数
第2讲—— 1.2 低速翼型的绕流特征
第3讲—— 1.3.1 薄翼型理论_方程线化
第4讲—— 1.3.2 薄翼型理论_气动特性
单元测验
第2周—— 低速翼型的一般气动特性和机翼的低速气动特性
第5讲—— 1.4 低速翼型的一般气动特性
第6讲—— 2.1 机翼的几何参数
第7讲—— 2.2 毕奥-萨伐尔定律、直线涡的诱导速度和下洗
第8讲—— 2.3 升力线模型
单元测验2
作业1
第3周—— 升力线理论与低速机翼的一般气动特性
第9讲 —— 2.4.1 升力线理论(一)
第10讲—— 2.4.2 升力线理论(二)
第11讲—— 2.5 低速机翼的一般气动特性
单元测验3
第4周—— 亚声速翼型和机翼的气动特性
第12讲—— 3.1 可压位流问题的控制方程——速度位方程
第13讲—— 3.2 小扰动线化理论
第14讲—— 3.3 亚声速流中薄翼型的气动特性
第15讲—— 3.4 亚声速薄机翼的气动特性及马赫数对气动特性的影响
单元测验4
作业2
第5周—— 超声速线化理论
第16讲—— 4.1 超声速薄翼型绕流
第17讲—— 4.2 超声速薄翼型绕流的气动特性
单元测验5
第6周—— 薄机翼超声速绕流的基本概念、跨声速和高超声速流初步知识
第18讲—— 4.3 薄机翼超声速绕流的基本概念
第19讲—— 4.4 跨声速绕流的气动特性
第20讲—— 4.5 高超声速流初步知识
单元测验6
第7周—— 计算流体力学初步知识
第21讲 ——5.1 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22讲—— 5.2 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方法简介
第23讲—— 5.3 网格的概念与分类
第24讲—— 5.4 网格技术简介
单元测验7
高等数学、流体力学等。
Q : 1、本课程的教材是哪本书?
A : 闫再友、陆志良、王江峰编著,空气动力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出版,2023
闫再友、陆志良、王江峰编著,空气动力学第1版,科学出版社出版,2018
陆志良等编著,空气动力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Q : 2、这两本教材有什么区别?
A : 这两本教材的核心内容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具体的公式推导和一些量的符号表示。由于在录制视频时2018年科学出版社的教材还未出版,所以本在线课程的内容的符号还是参考2009年北航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给大家带来的不便望予以谅解!
Q : 3、课程的内容是教材的哪些章节?
A : 内容为教材的第6章至第10章
Q : 4、什么时候开课?
A : 校内线下秋季开课,在线课程春季和秋季都开课。
Q : 5、为什么全部课程都是王江峰老师主讲的?
A : 本课程的负责人是闫再友和王江峰两位老师。王江峰老师讲课经验更丰富、更生动。后期将不断更新、完善。
Q : 6、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流体力学在哪里学习?
A : 先导课程流体力学部分的课件都已上传课程导论部分。
Q : 7、为什么课程导论部分PDF格式的课件之前可以打开,而后来无法打开了?
A : 由于课件经常更新,所以如果已下载,请先清除已下载的课件,同时清除缓存,再回来就可以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