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创新创业知识,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和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不断增强自身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
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新、创业活动的特殊性,掌握创新、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的基本知识与要求,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本课程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知识传授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考核要求
(1)本课程满分为100分,单元测验占40%,课程考试占60%。
(2)总评成绩60分以上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本课程暂时无证书。
1.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下的创新创业环境(2学时)
(1)了解世界创业环境(0.5学时)
(2)理解中国创业环境(0.5学时)
(3)知晓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创新创业政策(0.5学时,重点)
(4)掌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0.5学时,重点)
2.创新创新型人格和动机(2学时)
(1)了解创新型人格和动机的基本概念(0.5学时)
(2)了解创新型人格和动机的形成过程(0.5学时)
(3)理解不同创新情景下的人格特征和动机要求(0.5学时,难点)
3.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4学时)
(1)了解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的基本概念(0.5学时)
(2)理解几类创新思考方式(1学时,重点)
(3)掌握软性思考、平行思考、强制联想、批判性思考、包容性思维等思维方式(1.5学时,难点,重点)
(4)掌握风险承担倾向、问题解决等基本创新行为要求(1学时,难点)
4.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4学时)
(1)了解创业精神与创业结果(1学时)
(2)了解创业类型、流程与创业者的特点(2学时,重点)
(3)理解创业精神的本质、职业生涯规划与自我认识(1学时)
5.创新活动与项目参与(6学时)
(1)了解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类型(2学时,重点)
(2)理解大学生创新活动能力要求(2学时)
(3)掌握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参与方式(2学时,重点)
6. 创业者与创业团队(4学时)
(1)了解创业者的特征与必备的识人能力(1学时)
(2)了解创业者的用人之道与组建团队的策略(2学时,难点)
(3)理解优秀团队的特征与领导者的角色演绎(1学时,难点)
7. 创业机会与创业资源(4学时)
(1)了解如何识别创业机会(0.5学时,重点,难点)
(2)了解如何选择创业项目、识别创业风险(1学时,重点)
(3)了解如何规避风险与商业模式设计(1学时,重点)
(4)了解获取创业资源——融资的五种途径(0.5学时)
(5)理解融资规划与企业经营方案(0.5学时)
(6)理解初创企业的策略与整合资源的方法(0.5学时)
8.创业计划与创业过程(6学时)
(1)掌握创业计划书的结构、模板、撰写方法(1学时,重点,难点)
(2)掌握申办企业的类型与流程(0.5学时)
(3)掌握创业初期的营销管理(0.5学时)
(4)掌握创业初期的财务管理(0.5学时)
(5)掌握创业初期的顾客管理(0.5学时)
(6)开展创业实践仿真实训(3学时,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