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强调大数据时代和战略人力资本管理深度融合的社会实践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战略发展的关键性和特殊性已得到广泛认同。该课程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理论发展趋势的感悟,基于人力资源管理传统六大职能模块的解析,以及当前战略人力资本管理实践的规律、AI带来的人力资源管理科技革命及三支柱管理模式应用的启发,培养学生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设计及应用的能力,以及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学生们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成长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或专家。
作为省级以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结合教育部协同育人和省级重点教改项目,以“产学研”为特色,科研反哺教学,产教融合,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彰显商科专业特色。由此形成的课程特色如下:
1.守正创新,构建协同育人新模式。开设超星协助推进中的校省一流在线开放课程,团队成员理论与实务经验丰富,教学中注重新思政引导和全过程贯通;注重目标导向,通过多家企业实训基地技术咨询项目,构建面向“科学前沿、产业特色、市场需求”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通过教产学研融合,开展课程实训和第二课堂,商科实践特色鲜明,效果良好。
2.跨界融合,打造与时俱进课程体系。紧跟“新商科”与“新工科”的交叉融合前沿,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科教成果;着眼人才培养新要求,滚动优化教学大纲和专业教材,不断探索及改进教学体系与内容,保持先进性和时代性,构建全学段、大学科融合贯通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
3.赛训结合,培养社会需求的双创能力。课内采用线上模式,课外鼓励引导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训练计划与学科竞赛,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进而形成赛训结合、研学相长的学生双创能力培养路径。
4.师资保障,打造学科融合师资队伍。通过构建校企业合作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通过制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教学改革等课程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教学和赛训任务,促成师资队伍的多方协同和支撑体系,全面提升协同育人模式的效能。
本课程构建了“教学相长、研学融合、变教为导”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训练体系,理解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使学生了解作为中国梦实现的人力资源的使命。基于智能化、大数据、思政理念等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四大特色教学方法:
(1)把案例及丰富的数据分析引入课堂,实施新商科的培养模式 ;
(2)通过融入思政情境案例,潜移默化明确思政导向;
(3)通过课内知识与课外课题相结合,创设研究性的学习气氛;
(4)通过组团研讨学习,提升社会化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建立学生以社会或者组织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使学生建立健康、科学的管理思维和观念,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家经济振兴中的作用, 提升主人翁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一)思想、素质教育目标
目标1.1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和危机意识;
目标1.2 形成终身学习理念和创新探索精神;
目标1.3 践行战略伙伴式从业理念和诚信独立的职业品德。
(二)知识教学目标
目标2.1:解释与推理现代人力资源规划等平台模块的基本分析方法;
目标2.2:描述与列举员工招聘等六大技术模块的原理与过程;
目标2.3:解释与分析三支柱模块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应用方法。
(三)能力教学目标
目标3.1:设计和制订数字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政策与流程;
目标3.2:判断和评估数字化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标3.3:运用和解决数字化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复杂问题的能力。
1、管理学原理中的战略管理理论、职能管理理论、组织结构设计理论等。
2、组织行为学中的人格理论、群体与团队理论、激励理论、组织变革理论等。
1.《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编写组,董克用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2.《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刘娜、吴崇等,河海大学出版社,2020.
3.《工商管理经典译丛:人力资源管理》(第12版),加里·德斯勒(Gary Dessler)著,刘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2版.
4.《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吉恩•保罗•艾森、杰西S.哈里奥特,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5.《HR+三支柱》,马海刚、彭剑峰、西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6.《招聘、面试与录用管理实务手册》(第4版),孙宗虎、刘娜,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7.《管理学汉英词义比较》,吴崇、魏红武,科学出版社,2017
Q : 员工关系管理与员工培训管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A : 培训与开发对提高员工绩效也是有帮助的,而浮动工资则与员工的绩效水平相联系,因此绩效考核的结果会对员工的工资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通过员工关系管理建立起一种融洽的氛围,这将有助于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进而有助于绩效的提升。所以培训开发可以通过提高员工绩效来达到可变工资的提升,员工关系管理促进绩效的提升,所以培训开发与员工关系管理之间是相辅相成,在提高员工绩效方面是左膀右臂的关系,明白了么。
Q :童工属于现实的人力资源吗?
A :16周以下人口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未成年就业的;另一部分未成年就业的。前者属于人力资源资源,符合人力资源的内涵。所以童工应该属于未成年就业的部分,属于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