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一门科学,是高等院校力学、航空、航天、航海、机械、土建、机电、水利、材料和动力与能源等专业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初步学会运用这些基本规律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并为学习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振动理论、机械原理等相关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内容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大模块:
(1) 静力学主要研究力系的合成与分解、等效和简化以及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2) 运动学从几何的观点出发,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性质(如研究物体的运动方程、速度、加速度,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而不涉及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3) 动力学主要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变化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另外本课程添加了两个实验“碰撞动力学参数测量”和“结构动力学参数测量”,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能力。
理论力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及其研究方法,初步学会应用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一些工程实际问题,并为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打好必要基础,同时结合本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绪论
绪论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1.2 静力学公理
1.3 约束和约束力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第一章测验
第二章 平面基本力系
2.1 平面共点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2.2 平面共点力系合成的解析法与平衡的解析条件
2.3 两个平行力的合成
2.4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第二章测试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3.1 力对点的矩
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
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4 物体系的平衡
第三章测验
第四章 空间力系
4.1 空间共点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4.2 空间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4.3 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4.4 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4.5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4.6 重心
第四章测验
第五章 摩擦
5.1 滑动摩擦的概念
5.2 滑动摩擦的性质
5.3 考虑滑动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第五章测验
第六章 点的运动学
6.1 运动学引论
6.2 确定点的运动的基本方法——点的运动方程
6.3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描述 的矢量法和直角坐标法
6.4 自然法描述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第六章 点的运动学测验题
第七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
7.1 刚体的平移
7.2 刚体的定轴转动
7.3 定轴转动刚体内各点 的速度和加速度
7.4 用矢积表示刚体上点的速度与加速度
第七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测验题
第八章 点的复合运动
8.1 点的复合运动的基本概念
8.2 点的复合运动的速度合成定理
8.3 牵连运动是平移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8.4 牵连运动是定轴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第八章 点的复合运动的基本概念测验题(一)
第八章 点的复合运动的速度合成定理测验题(二)
第八章 点的复合运动的加速度合成定理测验题(三)
第九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
9.1 刚体平面运动的简化与分解
9.2 平面图形上点的速度
9.3 平面图形上点的加速度
9.4 运动学综合问题分析
第九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测试题
第十章质点动力学
10.1动力学的任务和基本定理
10.2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
10.3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问题
10.4.1质点的相对运动微分方程
第十章 质点动力学测试题
第十一章 动能定理
11.1力的功
11.2转动惯量
11.3动能
11.4动能定理
第十一章 动能定理测试题
第十二章 动量定理
12.1动量和冲量
12.2 动量定理和冲量定理
12.3 质心运动定理
实验 碰撞动力学参数测量
第十二章动量定理测试题
第十三章 动量矩定理
13.1 动量矩
13.2 动量矩定理
13.3 刚体的定轴转动微分方程
13.4 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
13.5 刚体的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13.6 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
第十三章 动量矩定理测试题
第十四章 达朗贝尔原理
14.1 达朗贝尔原理
14.2 惯性力系的简化
14.3 动静法
第十四章 达朗贝尔原理测试题
第十五章 振动
15.1 振动概述
15.2 质点的无阻尼自由振动
15.3 质点的衰减振动
15.4 质点的强迫振动
实验 结构动力学参数测量
第十五章 振动测试题
(1) 高等数学
(2) 大学物理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 支希哲、高行山、朱西平等,理论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2] 朱西平、支希哲等,理论力学课堂教学软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朱西平、支希哲等,理论力学电子教案,2010
[4] 张娟,高宗战,刘伟等,Theoretical Mechanics(理论力学全英文教材),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5
[5]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 马尔契夫А П.著,李俊峰.译,理论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R.C.Hibbeler, Statics, 12th Edition, Singapore: SI UNITS, 2010
[8] R.C.Hibbeler, Dynamics, 12th Edition, Singapore: SI UNITS, 2010
本课程动画来自朱西平、支希哲等,《理论力学CAI课件素材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本课程中的一些图片和视频来自网络,特向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课程团队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