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研究无机物的性质、组成、结构、反应及其含量分析的科学,是化学学科一个崭新的重要分支。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高等农林院校农学、林学、动物科学(医学)、食品科学、园林(艺)、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农林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无机及分析化学由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大基础课程合并而成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更是以上两门基础化学课程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的一门新型的化学基础性学科。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较好地消除了以往课程内容重复和脱节现象,充分体现了作为一门化学基础课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无机及分析化学以溶液与胶体、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以及物质结构等基本化学理论为轴线介绍了相关基础化学理论知识和应用;再按照理论+分析法的模式向学生介绍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等四大滴定以及电位(势)分析和吸光光度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系统介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无机及分析化学MOOC课程分上、下两个部分(各占30学时,2学分;50学时,3学分,共80学时)。无机及分析化学(上)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溶液和胶体、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化学平衡等基本化学原理以及物质结构基本理论(第1~4章)。无机及分析化学(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四大滴定法)以及电位(势)分析和吸光光度分析法(第6~12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理解学习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掌握基本的化学分析理论和方法,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认识化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逐步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专业深造奠定坚实的化学基础。
本MOOC课程以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内容为主,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位一线本课程教师共同讲授完成。利用MOOC课程优势,科学组织主要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讲解,注意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满足广大学生的课程学习需要,也为各类专业人员学习、参考和交流提供一个有益的平台。
1. 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基本化学原理和概念,理论联系,能够应用有关化学知识解决实际化学问题;
2. 借力MOOC课程优势,帮助学生强化基础化学知识,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深造(出国、考研)奠定基础;
3. 启发学生的化学思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构建化学知识的交流与互动的学习平台;
4. 学习有关化学科学理论德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塑造正确人生观。
中学化学和数学知识。
1.课程采用百分制计分
总分100分:单元测验占30%,作业占20%,期末考试占50%。
2.证书颁发
(1) 合格证书:60分至84分;
(2) 优秀证书:85分至100分。
说明:
电子证书,免费,无需申请;纸质证书,付费,需申请。
(一)教材
1.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版),王进义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呼世斌、黄墙蕾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二)参考教材
1.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版),王运、胡先文 主编,科学出版社,2016.
2.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浙江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五版),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贾之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无机化学(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普通化学原理(第四版),华彤文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7. 无机化学(第3版)上册,宋天佑,程鹏,徐家宁,张丽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三)参考MOOC课程
1. 无机化学慕课(上、下),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大学慕课.
2. 无机及分析化学(上、下),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大学慕课.
3. 无机与分析化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慕课.
4. 无机化学原理(Ⅰ、Ⅱ),厦门大学,中国大学慕课.
5. 普通化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慕课.
6. 无机化学,武汉大学,中国大学慕课.
声明:
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参考、借鉴了有关教材、慕课课程及其它网络资源的优秀元素和内容。如果侵犯到您(们)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团队联系,以便及时修正和改正。谢谢!
Q : 课程报名
A : 请您在爱课程网首页进入“中国大学MOOC”,搜索“无机及分析化学”,就可以找到我们的课程。
Q : 怎样开展课程学习?
A : MOOC课程为完全网上课程,要求学员观看教学视频、完成测试、作业、讨论和考试等教学环节。
A : 课程的重要信息都会用公告的形式发布,同时发送至学员注册的邮箱。请学员及时查看相关信息,按照课程要求完成学习,取得证书。
A : 学员在本课程学习的期间使用一个账号,方便顺利完成课程,也方便课程团队管理、统计学员学习情况、成绩评定以及证书发放等服务。
Q : 课程授课对象
A : 主要面向高等农林院校农学、林学、动物科学(医学)、食品科学、园林(艺)、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农林类相关专业本科生。
A : 也适于有关院校其它专业学生学习(或参考),互通有无。
A : 欢迎相关老师、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人员开展学习、交流和讨论,共同提高,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