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以骨释古,透骨见人。人类骨骼考古学是以人类的骨骼和牙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古代人类的体质特征、营养、健康状况、行为模式等考古学问题的学科。本课程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陈靓课程团队倾力打造,课程内容涵盖体质人类学、古病理学等领域,让我们从认识人类骨骼出发,识骨寻踪,开启一段学习之旅吧
以骨释古,透骨见人。人类骨骼考古学是以人类的骨骼和牙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古代人类的体质特征、营养、健康状况、行为模式等考古学问题的学科。本课程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陈靓课程团队倾力打造,课程内容涵盖体质人类学、古病理学等领域,让我们从认识人类骨骼出发,识骨寻踪,开启一段学习之旅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人类骨骼考古学是考古学的分支学科,是揭示人类遗骸所蕴含的科学价值和文化属性的学科。本课程是在综合骨骼人类学和埋藏学知识的基础上,以考古发现的人骨遗骸为主要对象,贯彻由显性到隐性、由表象到本质的教学理念,着力突出考古人类学的认知途径和研究方法,系统揭示考古人类学的学科结构与特点,从而客观地显示人类遗骸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本课程依据人类骨骼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和认知过程,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导论、人体骨骼结构、出土人骨鉴定、埋藏过程与原因分析、埋葬现象与丧葬观念、埋葬制度与社会制度、骨化学分析等。
授课目标
1. 系统地学习人体骨骼学、古病理学、埋葬特征与观念、骨化学知识;
2. 培养学生掌握人类骨骼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客观地揭示人类遗骸在考古学研究中的科学价值。教学方式以实物标本与所涉及课程内容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理解课程内容;
3. 培养考古学及与考古学相关专业,或者是对考古学怀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对人类骨骼考古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兴趣,让学生除了了解传统的分段考古学外,对新兴的科技考古学分支学科——人类骨骼考古学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加深体会和理解。
课程大纲
骨的一般知识
3.1骨的一般知识(1)
3.2骨的一般知识(2)
颅骨
4.1 颅骨中的脑颅骨(1)
4.2颅骨中的脑颅骨(2)
4.3颅骨中的脑颅骨(3)
颅骨中的十五块面颅骨
5.1颅骨中的十五块面颅骨(1)
5.2颅骨中的十五块面颅骨(2)
躯干骨
6.1躯干骨(1)
6.2躯干骨(2)
6.3躯干骨(3)
附肢骨
7.1附肢骨(1)
7.2附肢骨(2)
7.3附肢骨(3)
7.4附肢骨(4)
牙齿
8.1牙齿(1)
8.2牙齿(2)
8.3牙齿(3)
个体性别鉴定
9.1个体性别鉴定(1)
9.2个体性别鉴定(2)
9.3个体性别鉴定(3)
个体年龄鉴定
10.1个体年龄鉴定(1)
10.2个体年龄鉴定(2)
10.3个体年龄鉴定(3)
10.4个体年龄鉴定(4)
古病理学概述
11.1古病理学概述(1)
11.2古病理学概述(2)
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疾病
16.1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疾病(1)
16.2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疾病(2)
埋葬姿势与埋葬方式
17.1埋葬姿势与埋葬特征
17.2埋葬特征的显性成因
17.3埋葬特征的形成过程
埋葬特征与丧葬观念
18.1埋葬特征与丧葬仪式
18.2埋葬特征与社会观念
18.3魂魄观念与埋葬特征
骨化学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19.1人骨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19.2人骨的污染原因及判别
19.3古食谱结构
19.4锶同位素与人类的迁徙
展开全部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