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环境管理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近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综合运用理论探讨、方法剖析与实践应用等手段,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环境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为背景,按照先理论后实践的方式,系统讲述了环境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技术支持方法,以及区域的环境管理、废弃物的环境管理、自然资源的环境管理等内容。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培养学习者树立环境意识,能以环境管理学的视角关注人类社会行为,自觉运用环境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类社会行为。
环境管理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近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综合运用理论探讨、方法剖析与实践应用等手段,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环境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为背景,按照先理论后实践的方式,系统讲述了环境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技术支持方法,以及区域的环境管理、废弃物的环境管理、自然资源的环境管理等内容。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培养学习者树立环境意识,能以环境管理学的视角关注人类社会行为,自觉运用环境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类社会行为。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加入这门课程,您可以收获:了解环境管理学科前沿,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培养环境保护意识,自觉运用环境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类社会行为。
授课目标
(1)掌握环境管理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
(2)树立和培养学习者树立环境意识;
(3)能以环境管理学的视角关注人类社会行为,自觉运用环境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类社会行为。
成绩 要求
《环境管理学》课程考评标准如下:
(1)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
(2)在线单元测验(50%):采用单选、判断题和多选等题型。
(3)学年论文(50%):基于环境管理学的视角,结合自己专业,写一篇学年论文。字数5000以上,格式按照中文权威期刊的要求。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掌握环境管理学的相关概念,了解环境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等学科间的关系
1.1环境管理学概念与环境管理的主体和对象
1.2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
1.3环境管理学形成与发展
1.4现代环境科学中的科学、工程与管理
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
课时目标:了解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重点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管理学理论
2.1可持续发展理论
2.2管理学理论
2.3行为学理论
环境管理的技术与方法
课时目标:了解环境政策方法的基础,掌握命令型和控制型政策、鼓励型和自愿型政策和经济型和激励型政策等3种政策的异同。
3.1环境政策方法的基础
3.2命令型和控制型政策
3.3经济型和激励型政策
3.4鼓励型和自愿型政策
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方法
课时目标:了解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方法和环境管理的模型方法,掌握环境管理的实证方法。
4.1环境管理技术支持方法的基础
4.2环境管理的实证方法
4.3环境管理的模型方法
区域环境管理
课时目标:了解区域环境管理内涵,重点掌握城市环境管理、流域环境管理、农村环境管理、区域开发行为的环境管理等内容。
5.1城市环境管理
5.2农村环境管理
5.3流域环境管理
5.4区域开发行为的环境管理
废弃物的环境管理
课时目标:了解废弃物环境管理的内涵,重点掌握气体、水体和固体等废弃物环境管理的内容
6.1气体废弃物的环境管理
6.2水体废弃物的环境管理
6.3固体废弃物的环境管理
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课时目标:了解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海洋资源、生物多样性、森林资源、草原资源、土地资源和自然保护区等的管理。
7.1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7.2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7.3海洋资源保护与管理
7.4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7.5草原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7.6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
7.7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全球环境管理
课时目标:初步了解全球环境管理的主要行动和全球环境管理的现状和特点等内容
8.1全球环境管理的现状与特点
8.2全球环境管理的主要行动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环境管理学(第三版)叶文虎,张勇,高教出本书,2013;
(2)环境管理的院里与方法 陈海 王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