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够理解伤寒的概念与发生、传变规律,治疗原则及预后,了解新进展。
2.能够掌握《伤寒论》中理、法、方、药知识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四诊检查,提出初步的基本正确的诊治方案。
3.能够在制定诊疗方案中突显中医经典理论指导和经方应用。
4.具有针对疾病的预防与康复对患者进行基本健康宣教的意识和能力,注重突出中医药文化魅力。
5.能够有意识地结合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进一步深化对《伤寒论》方证的认识,领悟其中中医药的诊疗、用药特色。
6.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逐渐了解中国传统医学在防病治病方面的魅力,理解并热爱中医,形成对祖国医学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情感,逐步确立为人类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本课程属于中医学临床基础课程,应放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讲义》之后学习为宜。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作者 书名 出版社 版本
刘渡舟 《伤寒论诠解》 天津科技出版社 1983
刘渡舟 《伤寒论十四讲》 天津科技出版社 1984
王庆国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王庆国 《伤寒论集解》 学苑出版社 2001
曹颖甫 《伤寒发微》 上海卫生出版社 1956排印本
尤在泾 《伤寒贯珠集》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59排印本
柯韵伯 《伤寒来苏集》 中医古籍出版社 1959排印本
汪苓友 《伤寒论辨证广注》 上海卫生出版社 1957排印本
黄竹斋 《伤寒论集注》 上海广益书局 1923石刻本
陈修园 《伤寒论浅注》 中国书店 1985影印本
唐容川 《伤寒论浅注补正》 上海文学书局 1935排印本
陈亦人 《伤寒论译释》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2
喻嘉言 《伤寒论尚论篇》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4校注本
吴谦等 《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排印本
熊曼琪 《伤寒论》(中国中医药高级丛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成无已 《注解伤寒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排印本
李培生 《伤寒论》(教学参考丛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
陈 明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学苑出版社 1998
徐灵胎 《伤寒论类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6影印本
王肯堂 《伤寒证治准绳》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59
1.上海中医药大学伤寒论精品课程网站https://jpkc.shutcm.edu.cn/shl/
2.陕西中医药大学伤寒论精品课程网站https://shhl.sntcm.edu.cn/Methods.asp
3.河南中医药大学伤寒论精品课程网站https://jpkc.hactcm.edu.cn/2005shl/
4.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精品课程网站https://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
5.中国大学MOOC https://www.icourse163.org/collegeAdmin/termManage/1464983451.htm#/tp/sg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