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从探究什么是优秀读者和优秀作者切入,集中阅读卡夫卡、穆齐尔、托马斯曼以及黑塞的代表性作品。讲授过程中,将一方面深入具体文本本身,从文体特征出发进入对作品的切近理解;另一方面也注意建立单个文本与文学史乃至思想-精神史的有机联系,努力做到小中见大。
在卡夫卡单元主要讲授其随笔和短篇小说,特别是《乡村医生》和《饥饿艺术家》两个重要小说集,以此帮助同学在了解卡夫卡作品艺术特征的同时,逐步把握现代小说艺术和思想特征。穆齐尔单元则主要讲授《三个女人》中的三部相互关联的作品,以有助于同学较好地进入穆齐尔更困难、但也更为重要的长篇作品《没有个性的人》。托马斯曼单元集中讨论《魔山》,通过分析《魔山》的人物群像,进入作者所展现的广阔的欧洲精神史图景。整个课程以黑塞结尾,主要解读《玻璃球游戏》中五个以重写方式呈现的故事之间的相互关系,领会作者多文化、多视角、长时段观察和分析西方生活世界的良苦用心,从西方延展到东方。
选修本课程的同学,课前应细致阅读规定的书目,保持对作品鲜活的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始终从文本出发,思考课堂上提出的问题。
请选课的同学注意:通过考核后若要获得证书,需要付费,平台和课程团队不提供免费电子证书,只提供认证证书。
【主要参考书目】
1《卡夫卡全集》第一卷,叶廷芳主编,洪天富、叶廷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Franz Kafka, Ein Landarzt und andere Drucke zu Lebenzeit, S. Fischer Verlag, 2008/The Complete Stories of Franz Kafka, New York: Schocken Books,1971 )。
2 里奇·罗伯逊:《卡夫卡是谁》,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
3 叶廷芳编,《论卡夫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4 穆齐尔:《三个女人》,朱刘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Drei Frauen, Berlin: Ernst Rowohlt Verlag, 1924/Tonka and other Stories, trans. Eithne Wilkins and Ernst Kaiser, London: Pans Books in association with Secker & Warburg, 1965)。
5 穆齐尔:《两个故事》,张荣昌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年(Vereinigungen, Munnich und Leipzig: Georg Mueller,1911/Five Women, trans. Eithne Wilkins and Ernst Kaiser, Boston: D. R. Godine, 1986)
6 Philip Payne et al ed., A Companion to the Works of Robert Musil, New York: Camden House, 2007.
7 托马斯·曼:《魔山》,钱鸿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参看杨武能译本,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Thomas Mann,Der Zauberberg,S.Fischer Verlag, 1952/The Magic Mountain, tran. H.T. Lowe-Porter, London: Martin Secker, 1927)。
8 Ritchie Robertso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omas Man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9 赫尔曼·黑塞:《玻璃球游戏》,张佩芬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参看徐进夫译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Hermann Hesse, Das Glasperlenspiel, in Gesammelte Schriften, Fertz& Wasmuth Verlag, 1952/The Glass Bead Game:(Magister Ludi) A Novel, trans. Richard Winston et al,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90 )。
10 张佩芬:《黑塞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