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旨在介绍先秦文学史所涉重要文献的性质与特征。课程以总论与分论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了先秦文学文献(包括出土文献)的构成、传抄、分体等核心问题,分论部分则对《尚书》、《诗经》、《春秋》三传等文献的具体特征做出深入系统的介绍。区别于文学史,本课程不拟对先秦文学的诸多现象做出全面的介绍,而是立足于文学文献的独特性质与核心问题展开介绍与讨论,具有明确的问题性和较强的针对性,旨在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极为重要的知识背景与学术训练。
本课程旨在介绍先秦文学史所涉重要文献的性质与特征。课程以总论与分论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了先秦文学文献(包括出土文献)的构成、传抄、分体等核心问题,分论部分则对《尚书》、《诗经》、《春秋》三传等文献的具体特征做出深入系统的介绍。区别于文学史,本课程不拟对先秦文学的诸多现象做出全面的介绍,而是立足于文学文献的独特性质与核心问题展开介绍与讨论,具有明确的问题性和较强的针对性,旨在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极为重要的知识背景与学术训练。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介绍先秦文学史所涉重要文献的性质与特征。课程以总论与分论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了先秦文学文献(包括出土文献)的构成、传抄、分体等核心问题,分论部分则对《尚书》、《诗经》、《春秋》三传等文献的具体特征做出深入系统的介绍。区别于文学史,本课程不拟对先秦文学的诸多现象做出全面的介绍,而是立足于文学文献的独特性质与核心问题展开介绍与讨论,具有明确的问题性和较强的针对性,旨在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极为重要的知识背景与学术训练。
课程大纲
先秦文献概说
1.1 先秦文学文献的特征;
1.2 先秦文学文献与史学文献的异同(1);
1.3 先秦文学文献与史学文献的异同(2);
1.4 先秦文献的研究范围与方法;
先秦文献的产生与传播
2.1 有关先秦文献的讨论
2.2 先秦文献的产生方式
2.3 先秦文献的保管与存传
2.4 先秦文献的写定
写、钞本问题概说
3.1 何为写、钞本
3.2 简帛写本的形态特征
3.3 简帛写本的抄录特征
3.4 写本的校定
经学文献概说
4.1 经学文献的界定与构成
4.2 经学研究的特征
4.3 《尚书》概述
4.4 《尚书》篇数与今古文《尚书》
《尚书》概说
5.1 《尚书》的基本构成
5.2 《甘誓》
5.3 《盘庚》(上)
5.4 《盘庚》(下)
《尚书》文学研究
6.1 《尚书》的记言与记事(上)
6.2 《尚书》的记言与记事(下)
6.3 记言与记事的关系
6.4 《尚书》的文学价值
《诗经》概说
7.1 诗、乐关系
7.2 风、雅、颂的分类依据
7.3 《诗经》的编纂
7.4 《诗经》的传授
《毛诗序》研究
8.1 《毛诗序》的内容
8.2 《毛诗序》的划分
8.3 《毛诗序》的作者
8.4 《毛诗序》的学术特征与价值
鲁诗略说
9.1 鲁诗传授的基本情况(上)
9.2 鲁诗传授的基本情况(下)
9.3 《鲁诗》的学术特征(上)
9.4《鲁诗》的学术特征(下)
齐诗、韩诗略说
10.1 齐诗概说
10.2 韩诗概说
10.3 《韩诗外传》
10.4 毛诗概说
四家诗异同 / 《春秋》概说
11.1 《毛诗》与三家诗的异同
11.2 《春秋》概说
11.3 《公羊传》概说
11.4 《谷梁传》概说
《左传》概说
12.1 《左传》的作者与成书年代
12.2 《左传》的传授
12.3 《左传》与《春秋》的关系
12.4 《左传》与公、谷的关系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