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手工焊接还是机器人焊接,要想确保质量,都必须具备扎实的焊接冶金缺陷及防止的知识和能力。本课程旨在引导学习者,通过完成熔焊热过程、熔焊化学冶金过程、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焊接冶金缺欠和焊接裂纹五个项目,掌握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调控方法、常见焊接冶金缺欠防止措施,并能进行必要的性能和缺欠分析,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金属材料焊接、焊接结构制造工艺及实施等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课程遵循熔焊过程规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设置学习情境,践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实一体”、“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使学习者获得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相一致的职业能力,引导去伪存真、明辨是非的思维习惯,培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增强质量意识,培养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与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心。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焊接过程的本质;
2.了解熔焊时焊件上温度变化的规律,掌握温度与空间位置以及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3.熟悉熔焊条件下金属所经历的化学、物理变化过程;
4.掌握熔焊接头在其形成过程中其成分、组织与性能变化的基本规律与控制措施;
5.掌握常用焊接材料的分类、型号、工艺性能与应用;
6.掌握焊接冶金过程中常见气孔、夹杂等缺欠的特征、产生条件、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
7.掌握各种焊接裂纹开裂机理、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
二、能力目标
1.能从理论上说明熔焊与其它连接方法的根本区别;
2.清楚焊接接头形成过程及特点;
3.能根据具体焊接方法和焊接条件提出焊缝成分、组织与性能调控措施;
4.清楚常用焊接材料的分类、型号、工艺性能,能正确选用;
5.清楚焊接冶金过程中常见气孔、夹杂等缺欠产生原因,能根据具体条件提出控制措施;
6.能分析各种焊接裂纹开裂原因,并根据具体条件提出控制措施。
三、 素质目标
1.培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增强质量意识;
2.强化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与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心;
3.强化团队合作精神;
4.养成遵守标准的良好习惯;
5.培养只有热情付出才有牢固收获的价值观;
6.引导去伪存真、明辨是非的态度和思维习惯;
7.训练木桶效应的思维、促进个人发展规划的习惯;
8.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
9.培养将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熔焊过程与缺欠控制》采用的是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学生成绩的记分方法:总成绩实行百分制。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过程考核和期末理论考核二部分。具体考核成绩评定办法如下:
课程考核成绩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60%,对熔焊过程控制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考核,形式为笔试。平时表现考核成绩占40%,其中:考勤情况:20%,平时作业(主要为平时实验成绩)和测验成绩:50%,实验情况:20%,平时表现成绩:10%
具体考核项目及比例:
序号 | 考核项目 | 比例 |
1 | 项目一:熔焊热过程 | 12% |
2 | 项目二:熔焊化学冶金过程 | 41% |
3 | 项目三: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 16% |
4 | 项目四:焊接冶金缺欠 | 12% |
5 | 项目五:焊接裂纹 | 19% |
共计 | 100% |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焊条电弧焊技术与操作、工程实践认知
[1]杜则裕.材料焊接科学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8
[2]英若采.熔焊原理及金属材料焊接(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 1
[3]John C. Lippold,Welding Metallurgy and Weldability[M].John Wiley & Sons, Inc., Hoboken, New Jersey,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