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较系统地介绍了运筹学和最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全课程可分为五部分: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非线性规划以及近年来应用较普遍的智能优化算法。
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根据研究问题的背景,使用运筹学或其它最优化方法,学会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运筹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方法,学会使用工具软件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统筹规划、优化决策的能力,帮助工科学生认识常见的数学模型并建立全局优化的思想,科学地确定行动方向和行动方案,使之既合乎客观规律,又能获得尽可能好的结果。
本课程采用电子课件讲授为主,积极开展课堂讨论,系统地讲授运筹学及最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指导学生解题、个人研究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案例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全局优化的思想,使学生掌握若干类常用的运筹学与最优化模型,了解运筹学与最优化模型在解决工程经济管理领域中的问题所起的作用;使学生初步掌握对实际问题建模的方法和技巧,运用计算机软件求解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并能够对求解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改进处理。根据课程进展灵活安排理论、实践、习题、讨论的内容。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数学建模竞赛进行课程实践,以竞赛论文作为认证课程成绩的重要依据。
1. 掌握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常见规划问题的模型及求解方法。 |
2. 掌握常用的一维搜索算法及优化算法,了解智能优化算法。 |
3. 在分组实践中,发现并分析自己及同学的能力以及能承担的组内任务。 |
4.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
5.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了解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编辑排版习惯。 |
课程总成绩=单元测验(20%)+期末考试(80%)
单元测验(20%):题目类型包括若干选择、判断和填空;
期末测验(80%):将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期末考试,包括客观题、模型建立题、计算题。
课程总成绩达到60分以上者,即可获得合格证书。
课程总成绩达到80分以上者,方可获得优秀证书。
证书有两种,一种是免费的电子版证书,一种是收费的认证证书(含纸质版和电子版两个版本,且可以在线验证)。收费认证证书收费为100元/人工本费, 成绩60-80分为“合格”,80分(含)以上为“优秀”,证书上会有体现。
信息确认无误后,我们会尽快将认证的纸质版证书发送。之后系统会以邮件方式为交费的同学发送认证的电子版证书。收费认证证书申请结束之后,会给没有申请收费认证的学员发放免费的电子证书,请各位学员一定记得在设置里填写“真实姓名”项,以保证证书信息准确。
本课程的前期知识为线性代数、数学分析、概率论、计算机语言。课程中主要用到线性代数的矩阵运算,当然在模型求解过程中还用到各种数学知识,包括求最值的方法,求导数和积分等知识点,在计算机编程时则用到计算机编程语言。因此,同学们最好是学完线性代数和微积分后再选择此门课程学习。
主教材:运筹学,熊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第3版
[1]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编.运筹学(修订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2] 程理民、吴江、张玉林编.运筹学模型与方法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 刘满凤、傅波、聂高辉编著.运筹学模型与方法教程例题分析与题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 钱颂迪主编.运筹学(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5] 胡运权主编.运筹学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6] 蓝伯雄等编著.管理数学(下):运筹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7] 胡运权主编.运筹学习题集(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8] 郭耀煌等编.运筹学原理与方法.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9] 周华任等编著.运筹学辅导与习题精解(修订版).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 邓成梁主编.运筹学的原理与方法(第二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11] 宁宣熙编著.运筹学实用教程(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2] 胡运权主编、郭耀煌副主编.运筹学教程(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3] 魏国华、傅家良、周仲良编著.实用运筹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14] 杨超主编,熊伟、白亚根副主编.运筹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5] 韩伯棠编著.管理运筹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6] 张莹主编.运筹学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17] 傅家良主编.运筹学方法与模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8] L.库珀等著,魏国华、周仲良译.运筹学模型概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19] 熊伟编著.运筹学(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0] 胡知能、徐玖平编著.运筹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1] F. S. Hillier and G. J. Lieberman著.Introduction to Operations Research(6th ed).New York: McGraw-Hill出版社,1995.
[22] Wayne L. Winston 著,杨振凯等译.运筹学应用范例与解法(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3] Handy A. Taha.运筹学导论(初级篇,英文第八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4] Handy A. Taha.运筹学导论(高级篇,英文第八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5] 张晋东、孙成功主编.运筹学全程导学及习题全解(第三版).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6] 徐玖平、胡知能编著.运筹学——数据.模型.决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7] 韩大卫.管理运筹学.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8] 梁工谦主编.运筹学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9] 康跃编著.运筹学(修订第二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0] 王兴德著.管理决策模型55例.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31] 徐玖平、胡知能等编著.运筹学(I类)(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2] 魏权龄、胡显佑、严颖编著.运筹学通论(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3] 刁在筠、郑汉鼎、刘家壮、刘桂真编.运筹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就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管理问题,通过收集刻画现实问题的相关数据,根据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现实系统的原理,建立现实问题的数学模型或计算机模型,然后通过相关软件或编写计算机程序对模型进行分析和求解,以此帮助决策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以减少或避免决策的失误,提高决策的效率,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常见的问题有:
运筹学的建模方法与技巧,如生产计划问题、投资计划问题、运输问题、库存问题、排队问题、网络优化问题等建模的特点是什么?应该注意哪些技巧?
运筹学模型的求解方法与技巧;
运筹学模型的实际应用问题。